楊景走在臺江上游碼頭岸邊,從清早轉到傍晚了,雖然沿著江邊目睹了上千艘大大小小的船隻,上萬人在碼頭擁擠著你卸貨我裝貨的場面。而楊景來來回回找了好幾遍,總是不見孃舅的商船,也沒遇上故鄉的人面。
遠遠望去,閩江淡水滔濤,風浪翻滾而至,就是分不清故土的方位。離母親,弟弟妹妹千里,在這陌生的他鄉江岸,膽戰心驚地徘徊。
這下楊景著實心裡又慌張又害怕起來,腳都走軟了,慌亂中跑上跑下還忘了吃午飯,忐忑不安的心像船上的揚帆布一樣,懸掛在半空中飄抖。
他實在是找累了,也找怒了。乾脆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找了!生死由命吧!”
就在這時,聽到“咚咚咚……”的響聲。不知哪個冤家,把一個竹筒踢滾到楊景屁股後面。也許踢竹筒者,是把這位衣冠不整的少年,當成乞丐或是瘋子坐在地上吧!
誰知楊景看著這個竹筒出神,眼睛睜得大大的。他馬上起身用雙手撿起,用衣裳尾擦著竹筒上的字,生怕衣服擦不乾淨上面的汙泥似的,又跑下江河用清水洗淨……
原來啊,楊景拾起的這個竹筒非同一般,雖然表面上看去,只是平常的一個毛竹筒:長約三十公分,直徑有七寸。但對此時的楊景來說,稱得上是如獲珍寶,讓他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頓時楊景激動不已,熱淚盈眶,他捧著竹筒高興地哭了起來。
他愛的不是這個有蓋子的竹簡可以當蹭飯、盛水用的器皿,而是看到竹筒中間刻有“靖安都”這三個字。從刀法、行書、字型、設計來斷定,乃出自故里謨武鄉的大文人之手。
“靖安都”,是謨武舊時在宋朝年代的鄉村的名稱。“靖”字,是取宋紹興十二年高宗旨贈大理學家楊時為少師諡文靖公;“安”字為第二字,意思是楊文靖(楊時)平安長大的地方。
靖安都,地名,是楊時的出生地,在宋朝皇帝都知青的村落,街道路面兩側用條石板直砌,中間用條石橫砌,被當時稱為“京都”。何況靖安都是在本省,同是福建人,怎會不知道呢?
楊景如獲珍寶,其用意就明顯了……
(注:謨武村名考:參閱順昌縣明正德版縣誌,清道光13年順昌縣誌,民國25年順昌縣誌,清延平府志及謨武村文獻資料,於東漢三國時期,始用洵溪地名,亦為靖安都所在地。南宋,元早期使用過幕坂村名,元中後期至明代相繼使用過漠坂,漠源村名,清代295年全程使用漠布村名,至民國31年公元1942年,始改為謨武村名。)
天黑了,楊景躺在沙灘上,躺著想家,真是他鄉空對月了。閩江上美景,漁燈晚照,水波漣漪,漁船盪漾。所有的美好都在詩人的筆下,而楊景的心裡裝滿的卻是苦水。
接下來是榕城巷尾求生存,一紙家書空自投。這是楊景的命運,在榕城折騰。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落難是有定數的,人們常說:“是福是禍躲不過。”這點對楊景當下的運氣走勢來說很是符合。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這個家總讓遠方的遊子,歷盡千難萬險後,仍然念念不忘回家的路。是的,現在楊景就是這麼想的,並且也是這麼去做的。
把這個眾人眼裡看是廢棄的竹筒,可在楊景看來,卻把它當成找同伴的標記。他認為,他拿著這個竹筒,只要有老鄉認出這個竹筒,就會過來跟他搭訕,這樣他就可以跟老鄉們一同回家了。
所以他把這個三十公分長的毛竹筒當成了寶貝,竹筒節處,本身有個小孔,是竹筒主人套著銅環做拿手的,但楊景提了半天都沒人跟他打招呼,他認為竹筒可能不顯眼,就特意花了一枚明錢買了三尺長的小繩子穿進銅環,並且掛在胸口上。然後在萬人的臺江,幾十個碼頭裡,穿來穿去,希望有人認得這個竹筒,認得竹筒上的字。
可是兩天下來,無人問津。楊景心想:必須擴大尋找範圍,只要有耐心,總會遇上故鄉人,或者是閩北方向來做生意的人。按這個思路,所以楊景重新返回洋中路,希望在這條街裡,能遇上老家人來吃鍋邊糊。
楊景這樣走著,也碰到一個同樣胸前掛竹筒的人,而這個人的竹筒沒有字,此人與楊景擦肩而過,並認真地瞧了楊景竹筒一眼。
楊景馬上問道:“大叔你掛的竹筒是什麼意思?”
那個陌生人人反問道:“你掛竹筒什麼意思?”
楊景趕快回答:“我要回家!”
“神經病,有掛竹筒回家的嗎?”那人聽了不耐煩,他邁開大步走了。只見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