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語點醒夢中人,也可以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做的事情。如果有一個說話的人,你問他,一定是有你想要的結果,一定有答案供你參考。
李可娥懷著一絲絲喜悅的心情,買上這張回家的船票。
油船逆水而上,三天三夜在江河中漂泊,河風江風,風風吹來,河水江水,水水冰涼。這是一位母親尋子艱辛的路程。
客船上旅客們,談笑風生。訴說著省城的高樓大廈,談論酒樓的各種飯菜飄香。
這些對李可娥沒有聞到,她只是路邊小攤上的清蕩淡飯。
草堂屋裡,媽媽不在家,兄妹倆很和睦很團結,懂事又乖巧。沒有條件琴棋書畫,唯有拼命努力唸書。兄妹倆白天主動砍柴,晚上油燈下看書練字,看書是最廉價的夜宵。
書的來源是孃舅家的表哥表弟的,有的書破舊不堪,在楊浩楊柳手上,那就是如獲至寶,舊書也會讀出書香滿屋的味來。
是啊,無論什麼書,只要它是書,都會從中找到樂趣,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消磨時光,還能減少對媽媽的痛苦思念。
三天時間,終於熬過去了,媽媽終於杵著柺杖出現在茅廬門口,叫了一聲:“兒子,女兒,媽媽回來了,回到家了!”這一句話如隆冬送暖,六月送雪。
兄妹倆不知是哭好,還是笑好,一個勁的“媽媽!媽媽!”
李可娥的“三寸金蓮”雖然走出了血泡,但見兩兄妹盼著她回來, 搶著問寒問暖,問東問西,問媽媽找到了哥哥沒有,李可娥頓時就把腳上所有的疼痛忍了。
李可娥告訴兩個孩子:“媽媽在福州待了三天,沒有看到你們的大哥。有人建議我,要把你哥哥的肖像畫出來,用你哥哥的肖像來展示打聽。這樣才會形象具體,有利於好找線索。今天我是回來帶楊浩去福州的,楊家人都說楊浩跟他哥哥長相相似,所以用楊浩代替哥哥畫像,準備明天動身。”
楊柳插話說道:“媽媽,要走一起走,我也有能力找哥哥。留我一個人在家,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在家這樣煎熬的等,我會更難過。\\\"
楊浩也採納妹妹的意見,用斬釘截鐵的口吻鼓勵家人:“媽媽,既然這樣,那麼我們就抱著長久之計。該帶的東西都帶去,如果能夠搭一間草棚,或者布棚,妹妹煮飯,我和媽媽專門尋找哥哥,這樣若大的城市,一家人也好有個照應,也省了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您說呢?”
“兒子說的甚是,這樣也少分一份掛念,媽媽同意你們這個好的建議,我們明天就動身吧。”
臨行前,九歲的楊柳跑去給十六歲的許桃開姐姐告別,對她說了一番話,大概意思是講:“明天我們一家要到省城去找大哥,家裡兩間草屋,如果有人想住,就讓他們住吧,也蹭一點人氣,等我們回來再說。如果沒人來住,就幫看著點。”
許桃開聽說楊景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了, 看得出她很難過,恨不得自己也想跑去跟楊柳一家人同去尋找。但想到自己只是隔壁鄰居的身份,怎麼好開口一同前往呢?再者父母親也不允許,也怕被人笑話,所以很憂傷地回答道:
“小楊柳,謝謝你看得起我這位鄰居,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我。你們放心吧,家裡零星的用品由我看著。我手頭活很多,走不開,我也想去幫你們找哥哥。但願你們早點歸來。”許桃開把楊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非常客氣地講了這段鼓舞人心的話。
一夜間,房間裡沒有人打呼嚕了,只有聽到輾轉反側的聲音。肯定母子三人都沒有睡好,一家人的心都往一處掛念,那就是到了省城,但願能早點見到楊景。
第二天,枝頭小鳥剛叫,草堂裡的人就早早起床了,李可娥把昨晚剩下的米飯都打包好,給孩子們路上充飢。
一屋子沒有什麼家當可帶,因為是流浪到這荒山野嶺來的人家,該帶去的也就是兩床破棉絮,換洗的粗布衣服和鍋碗瓢盆,還有吃剩下的兩小袋大米。
大清早,三人趕了七八里山路,到了河邊沙灘碼頭,等輪船舉家南下。
窮人居無定所,草堂人去樓空。這是楊家第二次遷移流浪了。
這條千年滾滾東去的閩江河,承載著多少乘客的喜怒哀樂,記載了多少歡樂心酸的故事。
李可娥站在碼頭,目視著對岸靖安都的村莊,也是現在改為謨武村。那是她出生的故鄉,這裡她度過了16個春秋,也是給她最快樂的時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