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慧也耐心地勸道:“大嫂,二嫂,咱們分家是為了獨立過日子,以後的日子還長,靠的是咱們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要是因為這點小事傷了和氣,傳出去讓人笑話。”
在李曉慧和李銘的勸說下,大嫂和二嫂終於不再堅持,財物的分配也順利確定下來。
分家的事情看似解決了,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波折。
在分配田地時,大嫂孫氏非要挑最好的那幾塊水田,二嫂趙氏也不示弱,兩人又差點吵起來。李父氣得直跺腳,李母在一旁抹眼淚。
李曉慧和李銘趕忙上前勸解,李曉慧說道:“大嫂,二嫂,咱們之前不是已經說好了,田地肥瘦搭配著分。你們要是都挑好地,那剩下的地怎麼辦?”
李銘也說道:“是啊,大嫂,二嫂。咱們都是親兄弟,何必為了這點田地傷了感情。以後要是遇到什麼困難,還得相互扶持呢。”
在兩人的苦口婆心勸說下,大嫂和二嫂終於妥協,按照之前的方案分了田地。
分配傢俱和牲畜時,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大嫂嫌棄分到的牲畜太瘦,二嫂覺得自己分到的傢俱不好看。李曉慧和李銘又是一番調解,才讓大家都勉強滿意。
經過幾天的忙碌,分家的事宜終於全部完成。大哥、二哥各自帶著家人搬到了新的住處,李曉慧和李銘也開始在屬於自己的小院子裡生活。
分家後的第一天,李曉慧早早地起床,開始打掃院子。看著煥然一新的家,她心中充滿了期待。
“曉慧,我去田裡看看。”李銘吃完早飯,扛起鋤頭說道。
李曉慧笑著點點頭:“好,你去吧,注意別太累了。”
李銘走後,李曉慧開始思考以後的生活。她知道,分家後,一切都要靠自己了。雖然面臨著諸多困難,但她並不害怕,因為她有著現代人的智慧和勇氣。
在這個古代世界,農業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但李曉慧並不滿足於僅僅靠種地過日子。她想起在現代社會,自己曾經學過一些手工製作的技巧,或許可以利用這些來增加收入。
於是,李曉慧開始四處尋找適合製作手工藝品的材料。她發現,村子裡有很多婦女都會編織一些簡單的竹籃、草蓆之類的東西,但樣式都比較單一。
李曉慧靈機一動,決定將現代的一些設計理念融入到這些手工藝品中。她買來一些竹子和稻草,開始嘗試製作各種新穎的竹籃和草蓆。
經過幾天的努力,李曉慧終於製作出了幾個樣式獨特的竹籃和草蓆。她帶著這些手工藝品來到集市上,希望能夠賣個好價錢。
集市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李曉慧找了一個攤位,將自己的手工藝品擺放好。一開始,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她的攤位,但漸漸地,人們被她獨特的設計吸引了過來。
“姑娘,你這竹籃怎麼賣啊?”一位中年婦女問道。
李曉慧笑著說:“大娘,這個竹籃只要五文錢。”
中年婦女拿起竹籃,仔細看了看,說道:“這竹籃編得可真精緻,樣式也好看。五文錢不貴,我買一個。”
說著,中年婦女掏出五文錢,遞給李曉慧。李曉慧接過錢,心裡樂開了花。這是她分家後靠自己的雙手賺到的第一筆錢。
不一會兒,又有幾個顧客圍了過來,紛紛購買李曉慧的手工藝品。很快,她帶來的竹籃和草蓆就被搶購一空。
李曉慧滿心歡喜地回到家,將今天的收穫告訴了李銘。李銘聽了,也十分高興,說道:“曉慧,你真厲害。沒想到你還會這手藝,以後咱們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從那以後,李曉慧每天都會製作一些手工藝品,拿到集市上去賣。她的生意越來越好,收入也越來越高。除了竹籃和草蓆,她還開始嘗試製作一些其他的手工藝品,如木雕、刺繡等,深受顧客的喜愛。
與此同時,李銘在田裡的勞作也十分順利。他勤勞肯幹,精心照料著自家的田地,農作物的收成也越來越好。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曉慧和李銘的生活過得越來越滋潤。而大哥、二哥家的日子,也在各自的努力下,逐漸走上正軌。雖然分家了,但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因此疏遠,反而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親情。
在這個古代世界,李曉慧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僅在分家後站穩了腳跟,還讓自己和家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面臨更多的挑戰,但她毫不畏懼,因為她相信,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