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關縣城東邊就是山,沿著山嶺最矮最平坦的地方有山路。這條路不是巖君修的,它自古就存在。是最早的商道,唯一通向瀚海,以及瀚海以西外域的道路。
有一種說法,說這條路是南客家的商人,硬生生用腳走出來的。南客齡對此嗤之以鼻。說是家裡給自己臉上貼金。走這條路的商人可多了,只不過南客家的名氣大一些。
不管誰走吧,確實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路雖然不是巖君修的,不過當年為了軍事,巖君確實著人拓寬過這條路。而後維護條路的人,還是商人,以林氏商隊為主。自己要走的路嘛,修一修維護一下也正常,也沒管這路是屬於誰的。
但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林氏商隊的力量也十分有限。時間一長路總歸是損毀了不少,眼下這條路僅僅是個勉強能過馬車的程度。
付自安一行人啟程當天,天就陰了下來。一進山裡就連下了幾天的雨。道路變得泥濘異常。若是常人,這種時候免不得要把馬車棄置路邊回縣城去躲雨。
不過他們三個到底是修為不淺的修士。再加上若青出的馬車,看著普普通通,但卻不是凡物,而是一件法器。
所以也就硬著頭皮繼續走了。
自嶺關向東,地勢總體是越走越低的。翻過小山丘之後,就是大段大段曲折迂迴的下坡路,如此往復。
路上大小狀況一堆,不過終歸是沒有難倒三人。無非不了就是抬抬車輪,以靈劍墊道之類的。
就是苦了付自安的新衣裳。
那是臨行前,高傑給付自安安排的。他說付自安是世子,在嶺關穿的樸素點沒什麼。但是去了嶂州,若是還是那身打扮,會被人以為付家勢弱。
先前的衣服是母親給做的,行走坐臥相當方便。而且結實耐用,穿了這麼幾千里路了,硬是沒多少損壞。付自安當然捨不得,但也確實舊了。於是把母親給做的衣服收好,穿上了白玉京最時髦的道袍和大氅。
據說白玉京的人已經魔怔了,天多熱都這麼穿。
其實這麼穿的代表就是南客齡,不過他這種貴公子,身上掛著的那塊玉佩乃是法器,寒暑不侵的。尋常人這麼穿,看著是氣派,但大熱天怕是要捂出痱子來。
人靠衣裝,付自安穿上正式些的衣服,也還是有些貴氣自然流淌的,氣質這一塊沒得說。就是…千萬不能與南客齡做比對。
沒辦法,人靠衣裝嘛。南客齡身上穿的,那可都是南客居最頂尖的華服,質感顏色實在是高到了極點。他大氅上的彩羽孔雀,甚至會變換顏色、時隱時現。
而高傑給付自安找來的……是嶺關本地裁縫做的。說真的沒把衣服的款式弄錯,都算是個見過世面的裁縫。著實無法與南客齡的華服比較。
南客齡到底還是仗義,見好友陷入窘境立刻想辦法解圍。他從馬車上取了一件大氅來。說自己是從未穿過,如果付兄不棄,那就贈予付兄。
那件大氅是靛青底色,色彩神秘深邃。在不同的光照情況下,色彩有不同的表現。黯時威嚴肅穆,亮時也透出些許鋒芒。上面繪染的圖案,就出自南客齡的母親,文大家之手。
畫的是蒹葭萋萋孤雁南飛,自有一種蒼涼味道。稍有風起,衣服隨風擺動,好似是荻穗隨風搖晃。穿著它行走兩步,肩背上的孤雁似乎活了過來,迎風奮進輕鳴不止。
文大家給南客齡弄的這件大氅,顯然是有寓意的。她是想讓南客齡這隻孤雁,時常想著回南方家裡看看。可惜啊,南客齡不:()玄真鋤禾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