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國朝大臣極力反對封賞位銜的原因之一。其它的,那些借威圈地之類的弊端,都是後話。
而且,巖君還是嶂州牧,稅收這個事就是他管的。於是巖君就免去了百姓們三成的賦稅。也就是食邑的那一部分,巖君不要了。但也不上繳給國朝,而是直接減輕百姓的負擔。
付自安所到之處,百姓恨不得把心肝掏出來給他嚐嚐,那也是有原因的啊。
一般而言,新封的位銜都是封些偏僻地方。比如付自安就該封到嶺關去,那裡有沒有三百戶都是個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國朝也怕把新貴弄急眼了,把老百姓治的太慘。所以大手一揮,這三百戶得供養新貴,前三年國朝就不收稅了。
如果付自安是承銜少上造,那可是沒有食邑這項特權的。因為,讓他承爵少上造這個頭銜。目的,是讓他名正言順的去享受自家的封地啊。
但付自安是封銜少上造,那就可以食邑三百戶了。而且,這三百戶可是嶂州城的三百戶,因為他的封地在這裡啊。
嶂州城民戶八千有餘,雖然只有三百戶可以免稅。但嶂州牧是師兄,嶂州刺史是師父。大家聯合運作一下,把三百戶這個概念弄大一點。就可以實實在在的免掉嶂州城很多的賦稅!
巖君走了三年了。這三年,嶂州百姓自然就沒了巖君給的免稅福利。又碰上天時不好,實打實的過了三年的苦日子。
付自安一來,至少能讓嶂州城的百姓鬆快三年。後面的……付自安不是還有後手組合拳嗎?所以付自安心裡覺得可以接受了!
還有就是關於封地。
封地跟食邑不同,巖君封地內所有的產出,都歸巖君。要收多少稅,那是巖君的事。所以,封地一般也不大,還多是荒山野嶺。
巖君逝去,其封地就由國朝暫管了。一年一年的賦稅,一點都不能少。得等到付自安修為通玄,得了那少上造的承銜,才能拿回自家的封地。
而現在,付自安問上使:“封地呢?”
陳常侍答:“你家封地問我作甚?”意思很清楚了,你有了少上造的位銜,封地不就提前給你了嗎?
如此,付自安雖然只得到一個本應有的位銜。但實打實的好處,卻得到了不少了啊!
要不人家高相國是相國呢?他提的這個方案,真當是讓各個方面都可以接受的。
付自安滿意的不得了,甚至覺得血賺,於是乎臉上就堆滿了笑容。
:()玄真鋤禾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