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類似的紅燒肉。”
“確實。”
另一聲音插入,眾人望向發聲處,看見是馬大爺正緩步入內。
欒老闆迎上去招呼:“啊,馬老!”
馬大爺笑眯眯地說:“哦,你們豐澤園這是全員出動了,都來看這小小攤子的菜色?莫不是想攪個局吧?”
欒老闆回應道:“您這樣美食行家都在這兒,我們怎敢有此想法呢!”
隨後他轉向傻柱:“趕緊給馬老找個位置,讓他也試試這道菜。”
傻柱愣了一下,但很快便站起身,手中託著的碗也隨之放下。而馬大爺毫不推辭地坐下,說道:“喲,太感謝了!我這個老傢伙,最愛嘗試美味的食物了。”
說罷,他立刻夾起一筷子品嚐起來:“恩,這紅燒肉做得真棒啊!”
聽完馬大爺的話,欒老闆請求道:
“馬爺,您學問淵博,何不來談談這紅燒肉的背景?”
“好啊!”
馬爺點頭應承。
他邊往嘴裡送入一片肉,邊咀嚼邊述說著:“提到紅燒肉……據《閒情偶寄》李漁所記,美食之所以流傳於世,東坡肉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在東坡肉前已有紅燒肉的存在,但因蘇軾(蘇東坡)的緣故,紅燒肉廣為人知。”
“若要提及代表作——那麼可以說,東坡肉即是紅燒肉的經典形態。”
“話說蘇東坡在黃州任職時,曾留下‘慢加火,少注水,時機恰好其味美’之語,此後,蘇先生一生中,有五個地區與紅燒肉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出生在眉山,最後逝世於常州。”
“期間還曾在黃州、惠州、以及現在的海南省——即過去的儋州,駐留過較長時間。”
“據歷史記載,直至離世,他對紅燒肉的喜愛依然未減。”
“黃州版的東坡肉特指一種糟燒方式;”
“惠州的東坡肉則是採用扣蒸的做法;”
“至於海南(古儋州),當地有兩種相關的菜餚——一是名為‘東坡狗肉’,二是結合了本地食材的‘菠蘿蜜燒肉’。”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地區流傳的紅燒肉幾乎都有受到蘇東坡影響。”
“可以這樣說,正因為他的推廣作用,紅燒肉才能成為我國各大菜系 ** 有的佳餚。”
“而今天這個川味紅燒肉,技藝精巧,口感豐富而不油膩,一塊入口即忘不了第二塊。”
“尤其是那肉汁拌飯,簡直美味至極!”
“大家不妨品嚐一番,精華之處全在於此。”
聽完這一番解說,
欒老闆讚歎不已,伸出拇指讚道:
“馬爺,您既學識淵博又深諳美食之道。”
“今日相遇,讓我們大開眼界。”
最後他詢問道:“不知道這位製作紅燒肉的大師,你可有遇見過嗎?”
“遇到過了!”
馬大爺邊吃邊用手指向方嚴的方向說:“呶,他不是就在那兒了嗎?”
“你們口中說的老方今年才十六歲!”
隨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大家一時震驚:“真的假的?”
“你說的是方嚴?”
馬大爺點頭確認:“是他沒錯了,除了他還會有誰?”
“你們瞧瞧,他都已經在廚房為你們開始準備佳餚了。”
聽完馬大爺的話,在場的人陷入了短暫且不尋常的沉默中,心中滿是錯愕。
他們都以一種無法置信的眼神注視著馬大爺,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找出一絲玩笑的痕跡。可是,只見馬大爺神色如常,向周圍的人淡淡道:“都在看什麼呢?”
“繼續享用吧!”
“這可是一道多麼美味的菜餚!”
他說罷,夾起一塊兒紅燒肉送入口中,那肥而不膩的感覺,肉質的細膩與鮮美,以及調味料帶來的獨特味道,交織出難以言表的美好,彷彿耳邊又迴盪起了鍋中的滋滋聲,讓人心神盪漾。
隨後,他滿意地輕輕點頭:“嗯…。”
“世間最好的美味往往最平易近人,看似簡單尋常的菜品,實則更能展現一位廚師的高超技藝。”
緊接著,他又夾了一片繼續說道:
“這與講究精緻與宮廷氣息濃郁的魯菜有所不同,”
“追求獨特並非川菜的核心,家常風味才是真正體現川菜魅力之處。”
“雖則原料簡樸,卻考驗的是基礎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