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華夏國遷徙大軍(1 / 2)

再往內部,隨著遷徙的居民的,則是民間糾察隊,民間糾察隊的成員會戴著紅箍隨同貨車車隊,載客車隊,盯防貨運,維持移民的秩序,一旦哪裡出現了亂子,就會及時聯絡外層的民兵隊伍乃至正規軍隊。

不同於另外兩支部隊,糾察隊的成員並不以武力見長,成員多數來自於原居委會,大叔大媽這些人很多,他們原本就是熟面孔,大多數會混搭在自家所在居住區的移民隊伍裡。

除了維持秩序,糾察隊隊員也負責解決遷徙的居民的其他問題。

此外,基本每個移民隊伍,都會被派駐一名現場記者,記者們的責任,包括監督、記錄、拍攝解讀,其實更大作用是將遷徙畫面傳送到電視臺、網路上去,塑造大遷徙氛圍,變相動員大眾。

雖然如此,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遷徙,哪怕新城市裡有適合的居住環境。

某處鄉村,一處不大的院子裡,此刻擠了不少人,有戴紅袖箍的,有持槍警戒的,有守著車輛的,還有記者。

在堂屋裡,一個五十多歲,戴紅袖箍的大媽正在勸說一位看著有80多歲的老奶奶。

“張阿姨,您就跟著咱們走吧,咱們去大城市裡,住高樓多好。”

老奶奶耳朵有點兒聾,聽了兩遍才完全聽明白,呵呵說:“老咯,胳膊腿不好使了,姑娘你們走吧,別管我這個老太太了。”

紅袖箍大媽大聲回答:“您不走,我們是不會走的。”

老奶奶不理解:“為啥啊?”

大媽:“張阿姨,這是政策啊,政策,國家讓我們來接您到城市裡住的。”

老奶奶:“國家?”

大媽:“是啊,國家惦記著您呢。”

老奶奶:“老咯,不浪費國家的糧食啦,你們不用管我老婆子啦。”

大媽:“不行啊,張阿姨,這是政策,您得跟著我們一起走,不然我們只好留下陪著您了。”

老奶奶卻依然不願意。

這時候,有人沉痛地悄悄議論:“老太太老伴兒走得早,兒子一家又在之前那次蟲災裡遭了殃,她孤身一人,這是放棄了生活的希望啊。”

換了另一個人,興許也會這樣。

紅袖箍大媽也明白這裡的癥結,忽然說:“張阿姨,如果您不嫌棄,我來當您的閨女,以後伺候您吧。”

其他人也很快說:“是啊,我們都是您的孩子,張奶奶,您不孤單。”

老奶奶看著後生晚輩們一雙雙誠懇的視線,慢慢的熱淚盈眶。

“好,好,好,我老婆子跟著你們走,呵呵,老伴兒啊,咱們又有孩子了。”

紅袖箍大媽親自將老奶奶扶了起來,又指揮在場的其他人幫著搬運傢俱,重點是相框那些有懷念意義的東西。

唯一的一名在場記者對著鏡頭激動地說:“看到了麼,各位觀眾,國家不放棄任何一個國民,不管他住在哪裡,什麼情況,哪怕年齡大了,殘疾了,國家都會照顧,並幫著轉移的。”

“敬老愛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我們華夏國人的傳統美德,我們不是那些西方人,滿嘴的仁義道德,一到災難時節,就堂而皇之地放棄弱勢的國民,放棄老人,置國民死活於不顧!”

“我們才是文明之邦,禮儀之邦,哪裡是那些發達才沒多久的西方強盜可比的!”

記者越說越激動,借題發揮起來。

但他說的同樣是事實,院子裡的這一幕,很快被電視臺遴選為最感動華夏的遷徙鏡頭之一,報給上頭的媒體部門,一旦入選,這些鏡頭就將永存!

將老奶奶轉移走後,臨時勸導隊又前往勸導村裡也不打算走的其他人,不但是這裡,其他村落,只要還留著人的,哪怕有一個還沒走的,都會被勸導隊上門。

某鎮子裡,中醫朱岐伯也開始收拾行裝。

即便是上一次全統部的徵召令,徵召對傳統醫學、針灸經絡熟悉的人,他都沒走,而到了現在,鎮子上除他之外最後一個居戶也要搬走了,他也就不必留著了。

只是……看著前堂那一整個的藥材櫃子,朱岐伯苦笑。

沒辦法,只好放棄這些了。

畢竟,這些藥材,這些熬藥看診的道具,都太佔地方了。

國家大遷移要顧慮的地方實在太多,朱岐伯不是不識大體的人,不想佔用太多資源。

至於到了城市裡,他這個中醫還能不能繼續行醫都另說呢,畢竟中藥材的種植大多不來自於城市內部,到時候藥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