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如果還活著會對我們後續的任務有很大幫助。
這裡離空港還有一段距離,由於這裡的地面都是堅實的巖質地面,我們選擇了目標更小的步行,我和嗚還好,託尼由於仿生面板受損已經無法模擬環境,在白色的雪地中有些顯眼。
潔白的雪地上三個微不足道的小點正在緩慢移動,頂著風雪我們來到了著陸點,兩個動力艙完好的擺放在地面上,雪地上雜亂的腳印已經被雪覆蓋了大半。所有的東西都井然有序,顯然他們著陸的時候並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腳印斷斷續續的延伸向空港的方向,我們跟著腳印來到了空港外的圍牆下,遠遠的就看見金屬的圍牆被切割出了一個圓形的洞,切口非常光滑。
“糟了,他們這樣進入會觸發空港的防禦。”託尼說道。
,!
我很奇怪,難道翻過圍牆就不會觸發防禦嗎?
託尼解釋道:“如果只是翻過圍牆那麼系統只會發出入侵警報,而如果切開牆壁系統就會判定受到攻擊,防禦系統就會將入侵者判定為敵人。一個軍事化基地的防禦系統可不是他們兩個人就可以挑戰的。”
我看向四周並沒有發現電子眼或者探測器一樣的東西,說道:“可這裡並沒有警報裝置。”
“這裡所有的建築物都是警報裝置,哪怕是一面牆都是安防系統的一部分,任何損壞都會出發警報。”
接著託尼又指向了最高的那棟建築說道:“上面的那些複雜的圓盤可以監控十公里內所有的情況。如果操作者想,他可以數清入侵者的頭髮。不過現在應該是由ai控制。如果不做出攻擊行為它只會發出警報通知警衛。”
“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對於和ai打交道的事還是得聽從託尼的建議。
“我們飛過去,這樣就只會被判定是非法入侵者。”
嗚首先飛過了圍牆,沒有任何事發生,隨即託尼帶著我也飛了過去。順著雜亂的痕跡我們向空港深處走去,能看出這裡原來應該非常繁忙,許多負責運輸的機器人靜靜的停在那裡。有些還裝載著貨物。我跳上一個帶著貨倉機器人,開啟貨倉,裡面整齊的碼放著一些綠色的箱子,看包裝上的字這是某種機械的潤滑膏。
又開啟了另一個機器人的貨倉,裡邊裝的居然是經過包裝的石頭,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
跟隨著清晰了不少的腳印我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畫面,這裡明顯經過戰鬥,幾臺防禦型機器人的殘骸散落在地面上。能看出摧毀機器人的應該是冷兵器,許多地方都有砍切過的痕跡。我還在地面上發現了已經變黑的血跡,數量不多,大概是傷口並不嚴重。血跡向前方延伸了不遠就消失了。那個方向正好是一棟四面都是金屬牆壁的封閉建築。我們來到建築的大門前,門前的腳印非常雜亂,大部分都集中在控制面板附近,看來是坦雅入侵了大門。
託尼走到已經被掀開的面板前俯下身,電子眼一陣交替閃爍。大門在一陣輕微的摩擦聲中緩緩開啟,光線只能照進十幾米的距離,再遠就是漆黑一片。
“我在前邊,你們掩護我。”託尼說著,身體上已經破爛的人造面板開始脫落,這個過程看的我直皺眉頭。黑色的金屬身體上護甲像是活過來一樣不斷起伏,那些凹陷的部位也全部恢復了原來的平滑。雙臂護甲在一陣開合後變成了兩把誇張的武器,四隻電子眼迅速熄滅。此時託尼就像一臺行走的裝甲。
“人類的科技太有意思了,居然製造瞭如此精巧的機械”嗚讚歎著。
“巴伯族的科技是什麼樣的?”對於異星種族我一直好奇他們的科技與文化到底是怎麼樣的。
“這個很難完全形容,我們彼此的科技有非常大的差距,比如挪動一個東西我們會第一考慮的是透過電磁力來完成,我們會選擇利用一些金屬作為媒介。科技更傾向於以直接的電磁力來解決問題,製造的機械也大部分以圓形為主,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電磁力。畢竟電磁力就相當於我們的手和腳。”
他的話中有許多根據自己理解的編造名詞,我一時無法理解,在經過一些物理特徵描述才瞭解他說的是什麼。
“那你們有沒有電機?”我把電機的理論和運作方式告訴了嗚。
“這種東西我知道,在文明原始期就出現過。”聽到他的話我不得不感嘆種族天賦的強大。人類要經過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才理解的原理居然是另一個種族與生俱來的技能。
聽到我的感嘆嗚說道:“有時候天賦也可能是枷鎖,雖然我族在電磁力方面的成就可以說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