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1 / 2)

</dt>

&esp;&esp;自從宮中重開經筵,皇帝似乎比原先老實很多,就連和太后的關係也變得風平浪靜。

&esp;&esp;儘管他每次在經筵裡,時常默然深思,似乎神遊天外,偶爾才醒轉過來,隨意評論兩句。

&esp;&esp;有一日,講官解釋莊子,說“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這時皇帝忽然有所觸動,起身問:

&esp;&esp;“朕也想要做孝道表率。眼看太后年底壽辰,卻顧及百姓安逸,不肯奢費。有什麼辦法能成全朕的孝心呢?”

&esp;&esp;底下的侍讀七嘴八舌,有說建一座高臺以昭天下,有說獻四方樂舞以娛親,直到有一個人說:“不如大赦天下”。

&esp;&esp;皇帝很滿意,點頭道:“大赦既不奢靡,又顯皇家仁德,孝行教化於天下。就這樣辦。答得好,封你做朕的侍中。”

&esp;&esp;太后聽聞此事,在殿中微笑道:“皇帝能有這個心,哀家也就滿足了。”

&esp;&esp;日子如流水長,晝夜不捨地飛逝。皇帝在南山麓微行的事逐漸傳播,他宛若天人降臨般的行止,進退合宜的威嚴,事後更有慷慨贈送百金的傳聞,都令民間百姓對這位年輕的君王產生好奇。

&esp;&esp;儘管這對皇帝在朝堂上的處境毫無改善,到底讓皇帝周圍的侍從都與有榮焉。只有皇帝本人對此不置一詞,在外遊獵微行的時間越來越長。

&esp;&esp;有一天,他的其中兩位行獵的隨從夏安稽、曹言升任南軍衛尉,皇帝突然表露出難得的傷心,說:

&esp;&esp;“朕多麼希望兩位愛卿長隨朕身邊,同朕飲酒行樂,只是男兒建功立業,不能為朕的私慾耽擱。以後專心護衛宮廷,就是對朕最大的報答。”

&esp;&esp;在場聞言無不感動,皇帝酹酒一杯,說:“朕想祭拜高祖陵,不欲聲張,不知諸位可否戍衛一趟呢?”

&esp;&esp;常和聽了這話,心裡十分緊張地想起了那個被送出宮去的女道士。但聖意已定,一行人即刻馭馬西行。常和路上偷偷窺覷皇帝的神情,也不知道皇帝是否清楚那女道士的下落。

&esp;&esp;從她被送走以來,皇帝不曾提過,似乎又過回了她到訪前的日子,在宮中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已經開始籌劃要在上林苑修建離宮,似乎有長期寓居的打算。幸好眾人勸諫,才勉強收回成命。

&esp;&esp;到高祖陵,皇帝獨自在高廟中焚香祭拜,執壺獻酒。皇帝對這位太爺爺有種獨特的崇拜之情,興許是因為孝文太后堅持認為,這個小孫子的個性裡有高祖的遺風。他秉持這樣的信念登上皇位,此時卻很自嘲地說:

&esp;&esp;“高祖不惑之年,提叄尺劍而取天下。朕才弱冠之年,還很年輕呢。”

&esp;&esp;侍從勸他:“陛下,來日方長。”

&esp;&esp;皇帝點點頭,決定迴鑾。眼見要過山下的道觀,常和勸道:“天色不早了,咱們快些趕路罷。”皇帝卻突然說:“朕渴了,去裡頭要碗水來。”

&esp;&esp;常和心裡一驚,生怕皇帝又有鴛夢重溫的意思。他很納罕皇帝從何處得知,那女道士被送到了這裡。但眼下看,皇帝有意到這山野偏僻處尋訪那道士,卻不是不可能的。

&esp;&esp;倘若真的一時興起,還得向尚寢彙報記錄,屆時又該不該把這女道士送回宮廷管理呢?常和感到十分棘手,唯有皇帝周圍的那些武人還不知此事,叄兩個闖進道觀裡,嚇得觀中人躲閃斥責。

&esp;&esp;皇帝似乎完全沒有考慮那麼多,駐馬在觀外等候。

&esp;&esp;觀內傳來女冠聲音,他屏息聽,不是她。她在何處呢?侍從已要來一陶杯的水,李霽幾乎是淺斟慢飲,把一杯山泉水品出了縹玉美酒的況味。

&esp;&esp;杯中的水都見底了,他不曾看見她。連他自己都有點好笑了:難道不能直接發號施令叫她來嗎?可是倘若那樣,就顯得他這份無疾而終的君王垂愛,有些過分固執了。

&esp;&esp;侍從取過陶杯,還回觀中。李霽握住韁繩,一手撫摸馬背,輕輕喚了一聲,駿馬長嘶,他左足輕點馬鐙,腰身略一用力,輕捷地躍上馬鞍。衣袂隨著動作翻飛,露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