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價讓人儘快把他帶到皇宮,用最好的御醫和藥物醫治。完全不會有人想到劉武宣是因為損兵折將而氣暈的,都是以為操心霍去疾的安危。
玉凌霄侍奉已久,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不過,漢國曆代皇帝都是這麼會收攏人心,其實就是真的氣霍去疾兵敗損失十萬精銳騎兵,任何人也都能理解。但是劉武宣這麼一醒來卻說是擔憂霍去疾而暈倒,那可真是收買人心,讓人不得不服。
“陛下……臣……有負重託……”
霍去疾掙扎著想要起身行禮,滿臉的歉意和自責。
“去疾,你不必多說。此非你之過也。都是朕太心急了,還有玉愛卿的計策也太過行險……不是你的過錯。你就在皇宮內養傷,朕已經命御醫用最好的藥。一定讓你儘快好起來……來,再吃一口……唉!這就對了。吃飽喝足,才能早點好起來。”
劉武宣伸出手製止霍去疾,又瞟了剛剛來的玉凌霄一眼,只是又餵了霍去疾一勺肉粥。
玉凌霄頓時感受到大漢皇帝的眼神裡的凌厲,大氣都不敢喘,只是默默侍立在門口,等著皇帝慢條斯理的喂著肉粥。
時間過得好慢,正當玉凌霄感覺那碗粥好像無窮無盡一樣,太監突然大聲通報:“衛清大將軍,到!”
然後一身戎裝的衛清大將軍就快步進入了殿內,只見他相貌有些普通,但剛毅果敢,舉止之間都帶著威嚴。明明只是中年人的年歲,卻有一種沙場宿將才有的滄桑淡泊。
“臣衛清,參見陛下,武遂王(玉凌霄)。”
衛清大將軍單膝下跪,對著大殿內的兩人就是鄭重一禮,舉止一絲不苟,甚至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官至大將軍。在漢國,大將軍就是最高軍事統制官,而且由於衛清立功卓著,還加官大司馬,可以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但是衛清絲毫不以為意,不止經常將皇帝的賞賜分給士卒,還與士卒同甘共苦,甚至不養門客,不結黨營私,連陛下賜下的殊榮,也是視如無物,依然快步覲見,沒有絲毫大搖大擺之舉,甚至通報的時候也是名字和官職一起通報,並不讓其他人難做。
“哦?!衛清,你怎麼回來了?朕不是命你主掌高闕之戰麼?你是臨陣脫逃了?還是……心憂自己的外甥,不能專心作戰了?”
“臣衛清不敢。”
“那又是為何早早而回?”
“回稟陛下,臣在七日前,已經奇襲高闕,包圍右賢王,俘虜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此時捷報尚在路上,臣心繫去疾,星夜兼程趕回洛陽。”
“什麼?!!甚好甚好!衛愛卿!!!朕果然沒有看錯你……這就給朕一個大大的驚喜。”
劉武宣聞言頓時喜出望外,從來沒想到自己的將領能得勝的這麼輕易,這麼重大的勝利。本來因為霍去疾的慘痛失利而多日陰霾,頓時一掃而空。原本就給了衛清三萬鐵騎,讓他襲取塞外的草原遊牧民族,本來都不抱希望能快速取得決定性勝利,只是作為以攻為守的一個禦敵之策而已。但是萬萬沒想到衛清竟然給自己這麼一個大大的驚喜,要知道衛清作為大司馬大將軍,已經有點功高震主的意思,雖然衛清從來不結黨營私,又處事非常恭謹謙虛,但是作為皇帝的劉武宣依然從分權考慮,讓衛清去啃塞外的硬骨頭,而把容易立功的機會給了霍去疾。
只是完全沒想到是這種結果……劉武宣甚至有些後悔,要是讓衛清同去,恐怕燕京早就一戰而下了。不由得有些懊惱自己,手中得粥碗也不由的放下了。
但是劉武宣畢竟是久歷皇帝,自然懂得分寸。
“去疾,你在此安心養病。你們……跟朕去建章宮。”
“陛下……臣也要去。臣……”
霍去疾畢竟年少,不懂分寸,以為皇帝要疏遠自己。
“去疾,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養病。你早點好,早點給朕上陣殺敵。”
劉武宣好言安慰,一副慈父模樣。
“是陛下……臣定然不負陛下囑託。”
……
建章宮。
劉武宣對著玉凌霄大發雷霆,“你出的好甚主意……都是些什麼東西?你看看暗探的密報……你女兒叛國了……”
玉凌霄不敢怠慢,趕緊撿起地上的白絹,看著上面的燕國暗探的密報,“陛下……這……這不可能。小女玲瓏可是……”
“不可能什麼?你派去的家將都被斬首示眾了,你女兒玉玲瓏卻安然無恙跟著蕭胤鎮共度春宵?這大燕的皇帝是昏了頭了?還是被下半身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