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個空,而且因為兵車笨重就算想調整也是來不及。一旦調整萬一和後方兵車撞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大燕騎兵也是趁著兩軍交錯的機會,不斷張弓激射箭矢,直想趁機殺傷大周兵車上的甲士。但是大周兵車早就改進多時,只是稍稍矮身就可被車身遮護,只有幾個倒黴的大周甲士中箭跌下車去。
馬速很快,五萬大燕鐵騎很快就跟遮護大周兵車兩翼的大周騎兵短兵相接了。五萬對一萬不到,裝備了馬鞍馬鐙的大燕鐵騎只是一輪衝擊,就幾乎沒有懸念的潰敗了這股大周的騎兵。兩軍交錯而過,大周只餘下不足一千的騎兵,而大燕鐵騎只折了數百騎。
大周兵車衝出一里許,這才逐漸放緩馬速,準備重新整軍掉頭,再次衝擊大燕騎兵。卻發現了此生難忘的驚恐的畫面,大燕騎兵竟然沒有絲毫的放緩馬速的舉動,只是兜了個大圈子直接銜尾追來。
所有大周車兵都是絕望之極,兵車掉頭極為困難,何況數千乘戰車同時調轉車頭方向那?而且大周兵車為了方便上下戰車,戰車後方實際是沒有防護的。也就是說,一旦大燕騎兵銜尾咬上來,這些大周兵車只有全軍覆沒的下場。
~~~~~~~~~~~~~~~~~~~~~~~~~~~~~~~~~~~~~~~~~~~~~~~~~~~~~~~~~~~~~~~~~~~~~~~~~~~~
大周偏師十四萬的步卒才走到一半,就驚恐的看到自家衝出去的前鋒兵車已經盡數被大燕騎兵全部殲滅,連兩翼的輕騎兵也只是逃脫了寥寥數十騎。
大周偏師的統帥看樣子已經為國捐軀了,所有步卒校尉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步卒中軍將旗之上。連奉旗的軍官也是感到了莫大的壓力,但是大周軍百戰百勝的歷史讓他也忍住了這一切,只是面色鐵青的毅然不動。
管著步卒的偏師副帥也是汗如雨下,幾番掙扎之下,只得咬牙下令停止行軍,原地結成戰陣待援救。同時還派出傳令官飛馬回報太師和國君。
現在這裡戰局已經相當清楚了。這些步卒的腳程無論如何也趕不上騎兵攻營,而且就算強行軍也有可能不斷遭遇大燕騎兵的沿途騷擾襲擊,恐怕還沒到達營地就會全軍潰敗了。
副帥思前想後,發現為今之計,只有原地待援。
但是顯然,他低估了蕭胤鎮的決心。
只是半晌之後,蕭胤鎮就帶著五萬鐵騎開始圍擊這十四萬大周步卒。
~~~~~~~~~~~~~~~~~~~~~~~~~~~~~~~~~~~~~~~~~~~~~~~~~~~~~~~~~~~~~~~~~~~~~~~~~~~~
“什麼?蕭胤鎮沒死???”
守城的張將軍聽完自己妾弟譚校尉的急報,也是直接跳了起來。
“不不不……是……是陛下竟然沒死?”
“你沒看錯麼?那麼遠的距離,你真的看到了?”
“還有,你說外面的騎兵是隨著陛下出徵的禁衛軍?你是不是得了失心瘋?陛下帶著四萬騎兵出征,那外面分明十萬鐵騎都不止,你是不是傻了?”
張將軍也是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給打得找不到北了,連珠炮一般得問出了數個問題。而且還左右胡亂踱步,直如熱鍋上得螞蟻。誰讓張將軍屬於一個隨風倒的性格,一聽說蕭胤鎮身死的訊息就有些身心浮動,再聽到青鸞竟然自立女帝竟然恬不知恥的趕緊上去抱大腿。
現在一看蕭胤鎮根本沒死,那青鸞不就是一個篡位之舉麼?要知道這個時候,皇位之爭可一點感情都不會講的,很多皇帝在位時間太久,他兒子等不起了就真的起兵造反,然後都被無情的賜死,而相關的從龍之輩也都盡數屠滅。
張將軍可自覺沒有活夠,根本就沒有想要一條路走到黑的覺悟。
“姐夫,這個……這個可如何是好?我們現在要不要做點什麼?”
譚校尉見自己姐夫張將軍竟然一點主意都沒有,也是感覺有點失望,但是畢竟是因為姐夫的關係提拔自己當校尉的,也不得不出言提醒。
張將軍被這麼一說,頓時緩過味兒來。
也對!自己現在必須做點什麼。不然萬一蕭胤鎮回來清算,也好脫罪呀。至於青鸞麼?張將軍這些日子算是看出來了,當一文臣還成,可要是女帝……可就頗為不足,至少膽氣本事就遠遠不如蕭胤鎮。
“這樣……你快去天牢,把司空侯輸,還有上大夫東野先生,趕緊接出來。有他們兩個主持大局,我想必然無憂矣……至於我們麼……附其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