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大量工人的能力。這樣,企業就必須改革,而企業破產也不可避免。
現在的安南,產業工人太多、勞動力供大於求,這是長期以來國有企業盲目建設、重複建設的結果。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人的就業體制和政策都是長期依靠分配,這造成了企業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無數的國有工廠成為了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不破不立,國有企業改革也就勢在必行,不可阻擋了。”
,!
袁梁說:“我也知道企業必須改革,現在企業的負擔太重了,各種攤派、收費,各種關係掣肘,就企業的領導班子還要組織部門任命,企業沒有一點自主權來說,這樣僵化的體制,就無法使企業適應市場化發展。”
陸小滿說:“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1978年冬,安微大崗村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按下鮮紅手印,實施了“大包乾”。這一“按”竟成了我國農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掀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1978年前,年人均口糧40餘斤,幾乎每戶都有出門討飯的歷史。1979年秋,大崗生產隊獲得大豐收,糧食總產6萬多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糧食產量總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來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斤公糧。1980年5月,《關於農村政策問題》重要講話發表,肯定了大崗村的大包乾。自此,在農村的改革成功之後,企業的改革也要進行。
在1997年,安微省,國家層面就策劃進行一場全國性的改革,這場試驗就是從安微省開始,這裡是二十年前自由市場改革開始的地方。1978年,安微大崗村農民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紅手印,拉開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基於這種歷史沿革,安微省被選為四大行業工業企業改革的試驗場。如若重組理念取得成功,這可能成為一場全國性的國企改革的試點甚至藍圖。在國家層面、安微省政府不同部門的代表,以及東歐專家,經濟學家和官員等,考察了鋼鐵、水泥、化工和化肥這四大行業的大型工業企業。
這些企業都揹負著鉅額債務,由於過去數十年間企業接受來自不同部門的政府資金,譬如工業部、地方政府、省政府和國家層面,債務情況錯綜複雜,這些資本相互交織、亂成一團。而企業老舊的裝置生產的產品無法與國外進口的產品競爭。而企業辦社會,工廠附屬著學校、幼兒園、食堂、診所、退休人員活動中心,就像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型城市,工人在這裡出生、上學、結婚、工作、生活、死亡。
zgit總廠有近十萬人口居住在這裡,包括退休職工和工人家屬,企業必須保證這些人的生計,沒有資金投入,無法和國外的企業競爭,還要揹負沉重的包袱,這就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間必須面對的、難以克服的挑戰。
國有企業承擔工廠職工的住房、醫療和退休,基本涉及到生活、社會、物質福利等方方面面,這種國有企業模式解決了新中國成立時面臨的核心問題。可是,在九十年代的全球化競爭中,中國的企業必須要擺脫其揹負的社會重擔。這要求從醫療到教育、從住房到保險的全面商業化,所有這些都需要法規規範。最終,所有成本都將轉移至資本市場。於是,一場全面的、徹底的改革呼之欲出,因此,1998年中國開始對國有企業和整個社會構架進行重大調整。”
袁梁看看陸小滿:“陸教授,名副其實啊,你的材料很翔實啊。”
陸小滿得意道:“你以為呢,我們在學校裡白拿工資,白吃飯?企業改革雖說是1998年掀起高潮,肯定要有所作為,在這之前,肯定要未雨綢繆,就在這方面有了準備。1996年,老工業基地東北開始下崗潮。1996年,者城市作為改革試點進行了經濟結構改革,者城市市長提出對市內的國有企業進行改革,主張員工可以持有公司的股份。經歷了幾年的改革,者城據說已經煥然一新。觀摩者看到改革後的國企,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工人的收入提高了,生產的商品質量也比以往有了進步,在肯定者城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在會議後,者城按照上級的意見繼續深化改革,國企的活力再次被釋放。有了成功的先例,領導對國企改革更有信心了。者城的國有企業改革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國企,如果將者城經驗直接照搬在大型國企上面是會水土不服的,於是在對國企的現狀進行剖析後,決心三年之內一定要讓大多數虧損的國企擺脫困境。於是,1998年3月會議上,列舉了三個阻礙國企發展的原因,分別是重複建設,盲目建設和人員膨脹。重複建設是指同一個商品,許多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