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產品報價表,幾個人勉強開展起了業務。
袁梁坐著,喝著茶,一副悠哉遊哉的樣子。出口處的工作和技術處完全不一樣,技術處基本啥時候都是一樣,而出口處則忙閒不均,閒的時候啥事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葛成龍進來了,一臉的驚慌樣,他拉著袁梁到了接待室,兩人坐下,他說:“壞了,出事了。”袁梁看他一臉汗水,指指座位:“不急,坐下慢慢說。”
昨天,剛剛從陵城市火車站用車皮發往天津港的一批貨出事了。這批貨是廣北省對外貿易公司林子文要的,袁梁仔細地看著合同、生產通知單,沒有問題啊,他抬起頭看著葛成龍。
葛成龍艱難地嚥了一口唾沫說:“我剛給林子文打過電話,我告訴他貨已經發了,他給我說是發往印尼的,我就有了疑惑,不是說發往印尼的貨和國內的貨不一樣嗎?”
袁梁立馬坐直了身子:“國內的就是常規產品,國外的也大部分是常規產品,可印尼幾個國家的產品是要進行結構變動的。如果國內通用的產品發往印尼,那就是一堆廢鐵。”葛成龍甩著手道:“我也是才想到,這下壞了,這怎麼辦?”
袁梁再次看看合同、看看生產通知單:“這合同、這生產通知單都是任處長下的,和你有什麼關係。”葛成龍幾乎要哭出來了:“這是他聯絡的業務,他只是簽字,中間都是我談的,他也問了我幾句。現在出事了,還不都是我的事。”
袁梁問道:“貨到哪裡了?”葛成龍說:“孔祥偉從火車站打來電話,起運了,到天津港,林子文都準備訂船了。”
袁梁站起來,說道:“走,馬上和林子文打電話,馬上告訴他,可能貨物必須增加附加裝置。”葛成龍站起來,猶豫著不敢走,袁梁推了他一把。
兩人來到出口處辦公室,袁梁對葛成龍說:“你想好了,看怎麼給他說,抓住一點,我們發的都是常規產品,除非客戶指明,這次你是提醒林子文,看他的反應。”停了一會,葛成龍撥起電話,對方很快接起來,葛成龍和對方說著,葛成龍要把電話遞給袁梁,袁梁擺手不接。
袁梁看著,兩個人在爭辯。廣北省對外貿易公司林子文是第一次做一機廠的產品,第一次發往印尼。
袁梁從林子文的手裡接過電話,聽著那邊在叫喊:“你們任處長去哪裡了,他怎麼不提醒我,這出事了我怎麼發貨。”袁梁給他再次解釋著國內國外、常規非常規的區別,如果客戶不要求,按照慣例是發常規產品的,事已至此,只能糾正,增發輔助結構。
林子文稍稍語氣降低了些:“增加的話,我不只是改船期、還要再花錢買增加的裝置gk203,還有運費,我這次的業務要賠錢了,你們的生意沒法做了。”
袁梁看看零配件價格表,對他說:“這個最低價七百元一套,再加到天津的汽運費。”林子文一聽氣炸了:“這沒有天理了,我只能承擔一半,你們看著辦。”袁梁說:“林經理,這個責任不是我們的,我可以把我們和客戶簽訂的合同格式傳真給你,我們不能承擔。但你放心,我們也不能昧著心做事,我做主的話,五百元一套,包含到天津港的運費。你如果同意的話,我馬上安排車間生產,保證一週之內送到天津。你今天請給我回復。”對方罵罵唧唧地放下了電話。
葛成龍看看價格表:“我們的這個件就是五百元一套啊,你沒便宜啊。”袁梁看著他說:“如果降價的話必須吳廠長簽字,你去找他簽字,你找訓啊。一分鐘不能等了,先下達生產通知單,汪恆善送到生產處。你在這裡等著林子文的傳真合同,我去半成品庫。”汪恆善隨著袁梁下樓了。
袁梁先來到半成品庫,找到倉管員朱大發,說明情況後,兩人來到了gk203零件旁,托盤上整齊地擺放著四十套。
袁梁問道:“客戶需要三百套,要一週內發貨。”朱大發說:“這一點門沒有,還有二百六十套需要加工,車床緊緊手沒有問題,關鍵是一大一小的兩個關鍵件都要上磨床,這可幹不了啊。”
袁梁走出半成品庫,汪恆善走了過來,手裡拿著生產處簽字的生產通知單,兩個人來到二分廠辦公室。二分廠廠長高曉華正在喝著茶,從汪恆善手裡接過單子,看了看,然後扔在桌子上:“這是誰的業務,這麼短的時間不可能趕出來,就夏小洋的磨床,單班撐死只能幹二十個,一週只能幹一百多。”
袁梁說:“這是客戶的加單,要跟著同一批貨走,想想辦法。”高曉華不耐煩道:“這不是想出來的,是幹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