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火車到達兩人的目的地沙城,兩個人下了火車,乘公交車來到華南科大門口,登記後電話打給李華林教授,一會兒,一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來到學校大門口,把二人接進學校。
華南科大也是百年名校,學校就建在嶽麓山餘脈上,整個學校高低起伏、綠樹成蔭。兩個人跟在年輕人的後邊,沿著起伏的馬路,穿行在校園中,路的兩旁全是高大的法桐樹,白花花的樹枝伸向高空,不時有學生走過,整個校園靜謐、安詳。
三個人來到了一幢四層樓前,樓門不大,門樑上方一塊牌匾“食品學院”,年輕人沒有停步,繼續前行,直到領著二人來到了一座兩層的小樓。這個白色的小樓是實驗樓,也是建在山坡上,依山而建,樓房後面的樹木尤其顯得高大。三人來到二樓,推開一扇門,房間裡站著兩人,一位年長,一位年輕。
年輕人打著招呼:“李教授,武城的客人到了。”
年長的那位,大概有五十多歲,一張灰白的四方臉,一雙劍眉也已花白,一雙大大的眼睛,眼袋明顯,頭髮濃密但已經雪白。
長者看見袁梁二人,伸出了右手:“歡迎歡迎,我是李華林,你們就和小馮一樣,叫我李教授吧。”袁梁也伸出右手:“你好,李教授,我是武城一機廠的袁梁,這位是我的同事唐漢平。”袁梁微笑著,側身介紹著唐漢平,唐漢平急忙過來和李教授握手。
李教授也轉身介紹:“這位,接你們的是我的學生馮天輝,這位也是我的學生,實驗室負責人宇文東。你們在這裡的生活、學習都由馮天輝負責。”
李教授招呼著兩人,來到一個小型會議桌旁坐下。馮天輝拿過來一張紙遞給袁梁:“袁工,這是你們的日程安排,如有異議請告訴我。”袁梁接過來,快速瀏覽一下:“好的,有需要的話我再找你。”說完,放在了手邊。
李教授看著袁梁問道:“袁工,你在廠裡是幹什麼的?你是什麼專業畢業的?”袁梁略一遲疑:“李教授,我是一機廠技術處的技術員,我畢業於上海理工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我同事唐漢平,當兵復員後,他在我們廠後勤部門工作。”
看得出來,李教授的目光一閃,但很快他就說到:“哦,也沒問題,我們這個產品主要是配方和工藝,技術方面說起來也不是很強,你們兩個只要在這七天裡認真學習,保證回去就能做出合格的產品,專案肯定能成功。”
馮天輝拿過來一大疊東西放在桌子上,又分成了三塊,李教授從中拿出一張紙,遞給袁梁:“這是材料目錄,現在移交給你,你核對後簽字。”
袁梁看看目錄,這裡邊有產品市場分析、產品配方、產品工藝、產品質量標準、產品適應性分析、產品生產要求、生產裝置目錄等,涵蓋了整個專案的概述、介紹、市場、生產等。袁梁逐一核對,共有十餘份,再次核對無誤後,袁梁在接收單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馮天輝走了過來,拿著相機,示意著袁梁。李教授過來和袁梁握手、拍照。袁梁心想,學校辦事還是很嚴謹的。
李教授指著桌子上的幾本書說:“這幾本都是食品生產方面的書籍,你們拿去自己看。”袁梁看去,有《食品工藝學》、《食品工程》、《營養學》等。
李教授又指著一疊看起來是資料、講義類的說:“這是學校編印的關於產品的基礎性學習材料,你們也拿去自己學習。”袁梁一一翻了兩下。
李教授看著二人:“今天就到這裡,你們遠道而來,就不做其它的安排了。小馮,你領著客人住下,就住在學校招待所吧,也挺乾淨的。明天八點半,小馮再去招待所接你們。”
袁梁看看手錶,還不到十一點,但很快就去收拾材料,馮天輝早就準備了一個小紙箱,拿了過來。
和李教授告辭,二人跟著馮天輝來到學校招待所,拿出身份證開了個兩人間。三人進入房間,放下東西,馮天輝拿出一個卡片樣的東西給袁梁:“袁工,這是就餐卡,學生食堂用的,你們這幾天就用這個吃飯吧。學校就這個條件,見諒啊。”袁梁接過就餐卡:“謝謝。”馮天輝說:“你們在二餐廳吃就行,就這裡下樓右轉走幾分鐘。等到十一點多,你們就可以去吃午飯了。下午你們自己看看材料吧,明天晚上再給你們接風。”袁梁自是接道:“好的,再見。”
為了趕時間,兩個人下了火車都沒吃飯,早就飢腸轆轆,十一點剛過,兩人就來到了二餐廳。雖然是免費的就餐卡,但二人也不好意思多花,以吃飽為主,好在學生餐廳的飯菜以大眾親民為主,口味、飯量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