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獎勵、會場紀念品、三天的免費旅遊,好,我也準備準備。”夏愛祥說道:“你可一定寫啊,和我做伴。不寫上面也催,去年我寫了一篇,吳蓓蓓好歹才寫了二千字未能提報,她是空手去的,很尷尬。我到吳蓓蓓處給你報名,你一定寫啊。”說完走了出去。
這真是鐵哥們,我這還沒答應呢,就給報上去了,就想有個做伴的,袁梁無奈地搖搖頭。袁梁坐下,順手在稿紙上寫下了《價值工程在5000臺套產品技改專案中的運用》,反正有的是時間,為什麼不寫呢。
這時,有電話打來,接起電話,是企管處的吳蓓蓓處長打來的,她在電話裡很興奮:“袁工,剛剛夏愛祥給你報了你的論文的題目,你可一定寫啊,我這就報到省廳去,十天之後就去省城參加研討會了,你記著點。”好傢伙,這也太快了吧,袁梁真是無語了。袁梁抓起手邊的一本八五同濟版的《價值工程》看起來。
十天之後,袁梁帶著一百份列印好的論文,和吳蓓蓓、夏愛祥去往省城機械廳參加研討會,會議的接洽、吃住行,自然是吳蓓蓓,兩個人很是清閒,會上人家也是選定了幾家進行了現場宣讀、研討,估計一機廠的材料人家看都沒看。這已經不是主要的了,袁梁、夏愛祥們的論文也是需要的,不然從哪裡評出一等獎。最為關鍵的是,省廳企管處組織這樣一個活動要從企業裡收取參會費用,這些費用除了這幾天的會上用以外,夠省廳企管處花費一陣子了,這才是省廳舉辦研討會的真正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發獎時,袁梁、夏愛祥連領獎的資格都沒有,三等獎是散會後自己去拿,拿時一人又給了一個紀念品,一個名牌電炒鍋。吳蓓蓓感到很興奮,去年就夏愛祥的一個論文,她也跟著拿到了電飯鍋,今年兩篇論文,作為優秀組織獎,她跟著領電炒鍋好像更名正言順了。
回去的路上,她至少給袁梁說了三遍:“廠年終表彰的時候,每篇獲獎論文肯定會獎勵五十元,我打包票。”也正是從這年開始,每年吳蓓蓓都會找袁梁寫一篇論文,基本不限內容、形式、字數,袁梁也是如法炮製。
現在看來,工廠五十元的獎勵太少了,夠幹什麼的,每月五千元的工資的話,五十元只是百分之一而已。而在當時,車間工人每月三百元工資,五十元就是六分之一,再加上肯定超過五十元的電炒鍋,這就是月工資的三分之一,這就是夏愛祥參加研討會的真實目的。平常的日子,平常的百姓,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算計、節儉,一點點操持起自己的小家,但凡比別人多點存款、多幾件傢什,那也是內心有點穩定感,甚至是自豪感。
每到年底,工廠年終評選的時候,大家爭榮譽的還真不多,五十元的廠先進獎勵才是實打實的。
漫天大雪中,龐大的鍋爐已經安裝完畢,鍋爐房的基建還在進行中,雖然氣溫低但採用了新的施工方法,並不耽誤施工進度,爭取在新年來臨之前安裝、試機完畢。
袁梁仰著臉走在廠區的道路上,雪花落在臉上涼絲絲的,很快,他的衣服上、頭髮上落滿了雪花,他快步走著,感覺不到一絲的寒冷,他的心中是興奮的,因為技改工作順利實施,因為新的一年就要來了。
:()鐵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