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再立潮頭-隨著時代潮流浮沉(1)(2 / 3)

小說:鐵之秋 作者:黑衫雷皇

場瘟疫席捲養殖行業,他的養豬場裡每天死的豬掩埋都來不及。按道理說,這幾年他們掙了錢,應該有錢了,其實他們在不斷地擴大養殖場的規模,連續擴大了好幾次,不僅把掙的錢投入進去,還從銀行貸款,期望著成為武城養殖行業最大的基地。當地政府也是推波助瀾,鼓動他擴大規模,給他貸款,發展地方經濟,一時間真的成為了那一片最大的養殖戶,經常有過去參觀的,成為了當地的一面旗幟,電視臺採訪上過電視,發展民營經濟上臺介紹過養殖經驗,養殖場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還僱了幾個人,果真是風光無比。誰能想到,一場瘟疫兵敗如山倒,所有的一切全沒了,只剩下了銀行貸款,和欠的飼料錢。兩口子抱頭痛哭,但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只能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打發堵在門口要賬的人。現在,兩口子閒在家裡幾個月了,什麼都沒有做,幾乎也不出門,見到人都是躲躲閃閃。年前,唐漢平喊他來飯店,喝了點酒汪恆善就醉了,就痛苦不已,不是自己不想幹,不是自己不能吃苦,不是自己怕流汗,即使流血也不怕,誰能想到創業這麼難,生活這麼難,兩口子四雙手竟然找不到活幹,竟然在社會上被無情地鞭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汪恆善給唐漢平說過,他很後悔從鄉鎮來到一機廠,放棄自己公務員的身份,他很後悔孤注一擲去養豬,以至於血本無歸,滿滿的都是後悔。現在,自己兩口子還不如原來在車間裡開著車床的普通員工,人家還有一技之長,還能到工廠裡面出力,可自己兩口子什麼都不會幹,忽然間成了一機廠最悲慘的人。

汪恆善是自己在一機廠最好的小兄弟,誰能想到他能有今天,袁梁想到了自己下崗後窩在家裡的那段時間,那種無奈,那種絕望,那種暗無天日的日子。

唐漢平說:“就汪恆善、張怡菊兩口子還不是最慘的,好在他們這幾年還行,就是剛剛跌了跟頭。你還記得,五分廠的鈑金工黃大彬嗎,身強力壯的大個子,就是在車間幹個粗活,技術不行,下崗後沒有人要他,沒有辦法,自己找了親戚,現在大街上幹環衛,兩口子包了四個人的保潔區,天天穿著坎肩、灰頭土臉,想當年他還被吳廠長安插進了什麼職工生活委員會,經常和於翠傑、杜林軍幾個人還裝模作樣地開個小會,收集點資訊報告給吳廠長。也是不幸,他就一個兒子,不只是上學不行,還體弱多病,這些年可沒少往醫院裡送錢。他經常從我門前過, 我就喊他過來,給他灌杯開水,有時客人剩下的菜多時,我也打包給他,他也不嫌棄。這就是普普通通的下崗人,曾經的國企工人,曾經的領導階級。”

上午九點,有人打電話,是李慧仙,說想見一面。袁梁想了想,大過年的,到自己家裡來肯定不能空手,就給她說到老兵飯店等著,自己一會就到。半個小時後,袁梁來到老兵飯店,進門看到李慧仙、齊大茂都在,黃博也在,已經有兩年沒有見黃博了,袁梁急忙和黃博握手。

李慧仙扎一根馬尾辮,一身薄呢灰色大衣,系一條長長的圍巾,臉色青白,微笑著看著袁梁,她身邊還跟著一個漂亮的小女孩,肯定是她的女兒。

幾個人坐下,李慧仙說,他們已經註冊成立了陵城慧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從租的農家院搬到了一處廠房,去年的銷售收入也達到了一千多萬元,也有了幾個新產品。黃博在家裡待了一段時間,李慧仙三顧茅廬,把他請到工廠擔任總工程師,專門負責技術、新產品開發,原來一機廠的技術員朱歡歡、賴志林,質檢員王世華,都跟著去了,一機廠的員工也去了十幾個,基本上車間生產都靠這些一機廠的老人。工廠裡面有宿舍、有食堂,每到星期天他們就坐車回武城的家休息一天。

袁梁確實沒有想到李慧仙能發展這麼快,當然,這肯定靠的還是魯鐵軍。李慧仙說,要拉著袁梁去陵城,到陵城吃頓飯,有事和他商量。袁梁遲疑著,李慧仙說,過去也就是半個多小時,快去快回。

齊大茂開車,李慧仙讓袁梁和自己一起坐在後排座位,小女孩坐在了副駕駛。車子很快,一會就到了陵城東,袁梁看著,不遠處就是陵城礦務局,還是那個大樓。袁梁下車,看著陵城礦務局的大樓。李慧仙遠遠站著,看著袁梁,她知道,袁梁肯定又想起了曾經的歲月。

袁梁跟著進了飯店,剛坐下,門被推開,袁梁看時,是魯鐵軍,已經十年未見,雖然一眼就認出了魯鐵軍,但明顯感到了魯鐵軍的蒼老,他滿頭黑髮已經全白。袁梁和魯鐵軍握手,魯鐵軍打量著袁梁,不停地點著頭,曾經的鮮衣怒馬少年,也已經是人到中年,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