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1 / 3)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爾時,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於如來前,一心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瞋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妙莊嚴王見道以後求佛印證,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證第二次求佛印證,並且在佛前面發大誓願。

「不復自隨心行」這是表明心見性的菩薩破我執和\"無明微細煩惱\",講十八不共德之所講:身、口、意三業隨智慧行,一切的慈善功德隨智慧行。這裡是菩薩果位的功德,我們不可以打折扣。未證言證有妄語之罪,要受果報。

「不生邪見、憍慢、瞋恚諸惡之心。」不是說生了以後,當下來就改,是連生都生不起來。我們也不要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難以達到的境界,其實對見\"一心三藏\"這個法理法義的修行人而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觀照,你都會莫名其妙、不知不覺除掉一些惡習。所以我們強調聽經聞法的重要性。真正明白佛法,置於真實之處,我們這個心態,它一定會潛移默化,也就是「俱崇密化之跡」,你不知不覺的這些毛病習氣改掉了。這是妙法,你不把這個道理搞明白,再怎麼生懺悔心,都沒辦法改掉。果真明白道理以後,你不想改你也改掉了,由不得你。

「禮佛而出」:不要簡單的理解為向佛告辭。是表已出生死、已出三界,感恩佛恩。

【結會古今】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眾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這裡的佛就是我們眼前當下的釋迦牟尼佛。這是佛對華德菩薩介紹了〈妙莊嚴王本事品〉以後,從對這個歷史的回顧,又恢復到當下眼前來,回到眼前來講這個事。「於意云何」意思是你們知道嗎?我講的過去的這個妙莊嚴王啊,他哪裡是別人?就是在你們眼前的這位華德菩薩。

「光照莊嚴相菩薩」,根據藕益大師在《法華會議》裡講就是前面講的妙音菩薩。

「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他是為了來報答妙莊嚴王在過去因地修行中,成就他們三個人修行的功德,而發願來妙莊嚴這個國土,作為妙莊嚴王的夫人,以這種緣分來引導妙莊嚴王。「於彼中生」作為他的王宮眷屬。

「成就如此諸大功德」,我們都可以歸第一義觀照,如佛在《阿彌陀佛》所講:極樂世界功德如此莊嚴。「如此諸大功德」就是如是諸大功德,是表菩薩的心態已經證到十法界萬法,無非當人當下一念而已,這個觀照不到位,講了天大的功德沒有價值。這是我反覆講:你一念對\"如來藏\"的信解,比你修無量功德、無量劫大無量倍。特別是做講經說法的法師,每講到如是經文必須點名,否則白講了。把功德講到天大、無量的天大都沒有用。你沒有見到真心,你看看《法華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阿彌陀經》講「如是功德莊嚴」反反覆覆講了五六回。就看你懂不懂。所以重複出現的詞語是關鍵,我們要細心觀照。往往最樸實的話語,裡面就蘊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有些人讀經只顧著讀過去,到最後什麼意思,都不懂。這是白讀經,讀了也沒有用。讀經不是跟你論遍數、論數量,否則你越修你的我執越重,越修你越糊塗,你越修越不能上。你這個執著、這個情執它是一種習氣往下沉,你感到沉甸甸。當一個人感到自己讀了很多的經、很有道行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沒有道行可言,那個道行讓你揹著沉甸甸的。當你讀到什麼經也不要讀的時候,你就知道整個的萬法,就是我的一念心所變現。不讀經、也不誦經,你這個時候思想已經虛懷若谷,這就是成就我們的時候。所以越是沒有道行的人越是誇誇其談、越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智慧。越是開了智慧的人,他越是感到平常太平常了。所有的人就是一個念變現而已,除此而外,就沒有什麼東西。我們就是一個念會千變萬化而已,哪有什麼東西?有些人非常執著自己的筆記本,你給他提出一個問題,他馬上翻筆記或者等等,我回去翻個筆記本以後再來跟大家講。這都是假的,沒有用。明白了這個道理,你當下就是三藏十二部經,不管你有文化沒有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