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2 / 3)

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是大施主,如是佈施滿八十年已:八十年來都是這樣的供養,這些無量的眾生。

「須陀洹道」是初果羅漢,初果羅漢永遠不落三惡道,已經是入流聖人,永遠不落三惡道,再七返人天就證四果羅漢,超越六道輪迴。

「斯陀含道」這是二果羅漢,二果羅漢再有一返人天,就超越六道輪迴。

「阿那含道」是三果羅漢,三果羅漢就寄居在\"四禪天\",他再也不到人間來,從\"四禪天\"也可以直接證四果羅漢,或者來講,再到四空天去證四果羅漢。

「阿羅漢道」就是四果羅漢。

「盡諸有漏」就是再也不會漏到六道輪迴,初果羅漢再也不會落到三惡道。

「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我們大家想一想這個人功德大不大啊?大的不可思議啊,比我們造無量個衛星轉播臺,可能功德都要大,是不是啊?

「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供養那麼多樂具,金銀財寶功德就不得了了。

「何況令得阿羅漢果」而且他們都成了阿羅漢,我們要想一想啊,這個與前面佛在〈見寶塔品〉講,說我們能受持《法華經》,講一句《法華經》比太空級的大法師講無量經典,成就無量人成為阿羅漢,功德都要大無量倍是不是?佛前後他都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絕對不是出於狂熱,興高采烈,信口開河冒出一句話來是不是啊?佛語真實,所以我們要想一想啊,我們受持《法華經》你有多大的功德?你還有沒有必要再去受持其他的任何一個經典啊?更不用說無量的經典,你有那個必要嗎?除非你是個佛呆子,那就呆得不能再呆了,所以有些人說:師父啊,我讀了《法華經》以後還要不要讀其他經?還要不要修其他法門?我說你讀了《法華經》你自己就能明白啊,還要問師父嗎?所以我們讀經要認真吶,不能像一般的人,敷衍了事,認為讀經就能成佛,根本不知道經典什麼東西,那樣讀經有什麼用啊?你越讀情執越重,越讀越往下掉,到最後還會謗佛、謗法、誹謗善知識,你以為怎麼樣呢?就跟善星比丘一樣,也還要下無間地獄,善星比丘能講三藏十二部經,當著佛的面下無間地獄。我們許多人以為讀經誦經就很了不起,你不讀懂有什麼用啊?你是噁心持經,罪加一等,讀經一定要讀懂,懂了這一句,一切問題都解決,當然你讀的多,如果沒有我執、沒有情執,也不會下地獄,就怕你讀出我執、情執,看不起別人,讀了那麼多經,什麼也不懂,而且口頭禪,還會誹謗正法、誹謗善知識,那可不得了啊!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只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我今分明語汝」分明:這裡很嚴厲了,我已經明明白白告訴你,意思你可不要懷疑,分明:把話說在明處,你給我聽著,是不是這個意思啊?

「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不是不如,而是不如他的萬分之一,億萬分之一。這我們看到會不會傻眼啊?我們有些人從法華道場出去,到一個所謂的受戒,學戒的道場去學戒,還自以為懂得什麼東西,還反覆發資訊來教化師父,來勾引同修,你要讀了這一點,你汗流浹背,還自以為怎麼樣,自以為懂得佛法,以下犯上、以小謗大。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只,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只,不可得比。」明白嗎?第四十九個人功德比第五十個人大不大啊?眾答:大,因為第五十個人是他傳的,是不是啊?那第四十八個人比第四十九個人是不是又大啊?那麼當初那一個人傳了一個人,下面這四十九個人的功德,他是不是都有了啊?全部有了。所以為什麼佛對講經說法的人都要抱在懷裡,用衣服裹住了,啊!寶寶乖呀,別害怕,老子護持你,你給我大聲叫,沒有事,老子給你撐腰,是不是啊?是不是這個意思?也不能狂呼亂叫,一狂呼亂叫,這個舌頭就要壞啊,這也是消業障,估計來世是個金剛舌,不相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