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證菩提(3 / 3)

明白了,證到了;如果舍利弗他們沒有明白的話,佛會給他授記嗎?換句話說,不管有沒有授記,只要你明白這個道理了,你就已經成就了!

注:《楞嚴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圓瑛大師講:如來以舍識用根,為修楞嚴要旨,所以三番破識,全破其妄;十番顯見,極顯其真;二決定義,一決定以因同果,不可以生滅識心,為因地心;二決定從根解結,必宜取真常根性,入涅盤門。此皆如來金口所宣,學者未可抗違。又:不修首楞嚴大定,無漏之靜慮,即無有出世間,真正之智慧。

也就是講,成佛不從修得。為什麼不從修得?因為眾生本來是佛。一面鏡子上落滿了灰塵,看不到光亮,用毛巾把它擦乾淨了以後是一面明鏡,那沒有擦之前是不是明鏡啊?鏡子的亮性是不是本來具足啊?雖然成佛不從修得,但不修也不得——如同鏡子一樣,要是不擦乾淨的話,它就發揮不了作用——不聽經不明理,則不能得解脫受用;同時,明理成分真即佛以後,還要勇猛精進,廣修六度萬行等無量法門,才能成大圓滿佛。

那讓我們透過聽經聞法明白道理即當下成就的,到底是什麼在發揮作用呢?就是我們的真人。

禪宗有一句話頭,「二人同飲一杯水」。你想想看,二人能同飲一杯水嗎?你講兩隻鳥、兩隻雞同飲一杯水,可以說得過去,但人不可以,是不是?所以這個「二人」,是什麼樣的「二人」呢?一個就是坐在這裡聽課的假人,一個就是假人裡面的第七識(這裡方便說為真人)。第七識是前面六種意識心智慧的九倍,他從來不睡覺,也沒有死亡的時候。聽課的時候,不管你懂不懂,他都已經聽懂了。所以我經常講,你們聽不懂是假的,聽得懂是真的。

那大家想不想跟自己的那個「真人」見見面啊?真想的話我就給引見一下,不要一天到晚還不知道自己的真人是誰。有時候我們信口開河會講出一句很妙的話或者很糟糕的話,但講了糟糕的話以後就想打嘴巴、咬舌頭,為什麼?因為會得罪人。注意,開始後悔想打嘴巴的那個心,就是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意識心;而信口開河的那個心就是我們的真心——第七識。

再比如,我們不慎摔一個大跟頭,前方有大石頭,請問你這個時候會不會在那裡打官腔:「摔個大跟頭,前面有個大石頭,手不抱頭,頭破血流,兩隻手幹什麼,還不趕快抱一抱?」然後兩隻手把頭抱起來,會不會這樣啊?根本不會,當下就抱起來了,是不是?這就是真人在指揮,也就是「潛意識」或者叫作「下意識」。

在「中陰身」期內,肉團身這個無明殼銷燬,六種意識心已經不復存在,此時當家做主的非第七識不可,生前聽經聞法證得的功德當下現前。其實何須到中陰身期間?他現在就已經成就,這叫瞞天過海。瞞六種意識心之天,過生死之海到佛土,這叫「俱崇密化之跡」(出自道宣律師《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它已經秘密地把我們的這個心化為佛土,化為菩薩,所以這個法最妙。當年現場聽佛傳法的眾生,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當下已成為法身菩薩了,而佛直接就宣佈,已經有多少眾生證得了什麼果位。

但是我們聽經聞法,不歷修證,當下成就「分真即佛」,只能保證不落六道輪迴,最多可能證得地上菩薩、等覺菩薩,像龍女那樣當下成圓滿佛,畢竟是極其個別。所以明白道理以後,還要廣修六度萬行。好,經過這樣開示,以上沒有舉手的同修,認為自己現在已經成就的請舉手(又增10位)。還有沒聽懂的同修回去以後要多學習幾遍這篇開示,直至懂了為止。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好,法會到此圓滿。

佛曆二五五四年 揚州文峰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書末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