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品 第一(1 / 9)

序 品 第一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這是第二次來到文峰寺,與各位菩薩共同學習研討《大乘妙法蓮華經》——這樣一部非常不可思議、非常殊勝的大經,它在佛法三藏十二部經中舉足輕重。我們能共聚此會燻聞正法,是古今中外十方三世之盛事。

佛陀金口玉言,稱讚《法華經》為「諸經之王」;以種種譬喻言辭,把《法華經》說為「無上妙法」,無量國土之無量眾生歷經無量劫,欲聽聞《法華經》之名而不可得。今天,在座諸位不是聽聞《法華經》之名而已,而是從根本上了解它的經義。等我們把這部《法華經》圓滿地聽完以後,你就能刻骨銘心地知道:《法華經》在諸佛一切經典中是什麼地位;在十方三世虛空法界一切萬法中,是什麼地位;在八萬四千無量法門的修行次第中,有什麼作用。

這個開堂白呢,我們主要探討幾個最關鍵、最敏感的問題:我們能不能成佛?怎樣成佛?何時成佛?且看史實為證,祖師大德共論:「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可是從修行的理論而言,歷來便有爭議。

一種呢,認為成佛比登天還難——只有釋迦牟尼、六祖慧能這樣的大根機才能成佛,九成以上的人都是中下等根機,此生此世無非結個佛緣;另外一種認為,成佛很簡單——見性成佛,當下往生,百分之百,千分之千,萬分之萬。我透過深入《法華經》而發現,修行人聽聞「如來藏」道理,當下成就,而且自己印證自己成就。千真萬確!所以告訴諸位,我這次來,不是教你念佛,也不是教你拜佛;是來教你當下成佛(分真即佛)。事實勝於雄辯。千古以來「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的局面,要就此畫句號。

至於怎樣當下成就,修何法門,我們要對佛四十九年說教作一個基本瞭解。那麼三藏十二經呢,可大概分為兩類:「結緣法」和「成就法」。

所謂「結緣法」,顧名思義,與佛法結緣,它可以作為你未來的出世之因,可以讓你因此而得到很大的人天福報;乃至於成就阿羅漢、辟支佛,不落六道輪迴;甚至有極個別的極個別,能夠證到禪宗的明心見性。但是,這些法都是佛的方便說。從根本上來講,是有其名而無其實,你不能以此成就!那麼這些法呢,又被祖師大德判為「圓人前七種方便」——人、天、聲聞、緣覺、藏教、通教、別教,七大次第。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個次第叫「人」,受持三皈五戒,即能得人身。

第二個次第叫「天」,在三皈五戒基礎之上,還要修十善業,可以昇天道,但限於欲界天以下。如果在色界天以上,還要加四禪八定。但是,即使修到第二十八層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仍然是凡夫外道。

由於邪見橫行,導致大部分修行人認為受持三皈五戒、念念佛、拜拜佛……就能成佛,這是打妄想。這一部分人來講呢,你勸他聽聞《法華經》,「不行啊!來不及啦!只有一句佛號可以成就!」付諸行動來講,仍然是懈懈怠怠。還有一小部分人呢,自以為會修行,自以為勇猛精進,自以為有智慧……他們修所謂的天道和禪定,很容易開天眼、天耳、宿命通、他心通乃至神足通,並以此執著而拒絕正法。在《楞嚴經》講到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觀世音菩薩明明是從「聞思修」入,「聞」就是反聞自性,見道繼而修證,所以文殊菩薩把它判為第一之法。可是外道呢,「聞」什麼?聞海潮音、看天光,心外求法。

第三個次第叫「聲聞」,代表作是《阿含經》。以苦、集、滅、道四聖諦為指導思想,修得很苦很苦,可以證到阿羅漢。僅僅從三果羅漢到四果就要修二十萬大劫。一個大劫少說幾十億年,多說百億、千億年。

第四個次第叫「緣覺」,修十二因緣而證果,高於聲聞。聲聞從苦、集、滅、道的「苦」開始修起,明白什麼是苦。緣覺從「因」起修,研究六道輪迴之因。那麼根機特別利的緣覺人,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根據自己過去世中的善根,憑宿命通與前世聯絡起來也能成就,果位是辟支佛。阿羅漢、辟支佛都能了脫六道輪迴,但是不能「明心見性」,他只能證到人我空;而法執全在,塵沙煩惱未破。二者被稱為佛門內部的外道,仍然是外道。那麼進入大乘法呢,分「了義」大乘和「不了義」大乘。「了義」大乘叫「實法」,「不了義」大乘稱為「權法」。那權法大乘涉及到「藏、通、別」這三個層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