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品第一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這裡涉及到好幾個人。
韋提希
摩羯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的夫人。
阿闍世王
上面這位國王和王后的兒子。
韋提希,譯作「思維」。阿闍世,譯作「未生怨」。有公案記載,皇后懷胎時,佔師預言此子長大後將會弒父,頻婆娑羅王與皇后十分驚恐。就在他出生不久,把他從樓上拋擲至地面,但只摔折了他的手指,嬰兒卻活了下來。由於他處胎時就與自己結下惡緣,所以頻婆娑羅王便把他取名為未生怨。
阿闍世長大以後,受提婆達多的挑撥離間:「把你的國王殺掉,你當新國王;我做新佛。我來害釋迦牟尼,你害你的老子。」兩個人勾結起來,阿闍世把他的父王關禁閉,重重把守,不準人送飯,要讓他父親餓死,七天以後看見他父親還沒有死。所以查問站崗的怎麼回事,那衛兵就告訴他,只有你的母親韋提希夫人把葡萄等物藏在瓔珞(瓔珞,是頭上戴的飾品,裡面是空的)裡送給你父親。阿闍世王一怒之下,連母親也要殺頭。名醫耆婆再三勸諫,雖韋提希夫人未被殺,也被關在監獄內。阿闍世王又受提婆達多的慫恿,以狂象加害佛陀。然而,不久提婆達多因犯五逆重罪而滅亡,阿闍世王也受到良心的譴責,心生悔悟,全身長滿了惡瘡,臭穢難當,他自知業報現前。後來經耆婆勸說,擇日拜訪佛陀,真誠懺悔。佛陀身放光明,其光清涼,照其身上,惡瘡馬上痊癒,頓感輕安無比。佛陀再為阿闍世王傳授三皈五戒。
佛陀剛入滅,就有一位愚痴比丘,不但不覺得悲傷,還非常歡喜地對眾比丘揚言:「如今已經完全脫離了大沙門的束縛了!」大迦葉聽到這句話,心想:假如今後在教團裡出現許多這種破戒的比丘,則佛陀在世時的法與律制必將很快消失,因此必須馬上結集經典,以儲存正法。於是將此事告知阿闍世王,請王護持,安頓大眾,並在結集期中,每日供應飯食,以免分神去乞化。阿闍世王聽了大喜,就在當年雨季安居的三個月期間,提供五百羅漢的飲食等,於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郊外,進行佛教第一次的經典結集。
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為何拜佛足呢?表破除我執,把自己放到最低位,把老師放於至高無上之位,學生跟老師不可平班對口。不管世出世法皆有師道,這是我們成就的一個秘訣。自古以來諸佛菩薩教導修行人,學生不可以見老師的過錯,更不要去專門盯老師的過錯打妄想,這是保護我們的自身功德。「退坐一面」:頂禮老師以後,靜靜地等待老師傳法。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為道交感應之時。佛陀剛講完《無量義經》,法會大眾都充滿著恭敬心、歡喜心,此時開講《法華經》的機緣成熟。
四眾圍繞,從兩個角度觀照:
一者通常說為出家二眾和在家二眾,傳統的佛法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二者,四眾又分為發起眾、當機眾、影響眾和結緣眾。所謂「發起眾」,為法會的發起者,或者法會上請法之人——有的是為整個大眾請法,乃至為未來世的眾生請法,故「發起眾」很重要,功德無量。所謂「當機眾」,就是這場法會所能教化成就的目標,當然這個當機眾根機有千差萬別——老師同樣講一句法,有些人聽得法喜充滿、痛哭流淚、感慨不已;有些人聽了以後來講,無動於衷、麻木不仁;也有些人煩惱倍增、妄想紛飛。所謂「影響眾」,那就是菩薩大眾——在當年像文殊師利菩薩、觀音菩薩、彌勒菩薩等都屬於影響眾,帶領八萬菩薩來捧場;那我們法會也同樣有影響眾,有些同修已經明白「如來藏」,來參加法會既是進一步深造自己,也是以此來影響、引導其餘同修。所謂「結緣眾」,你來聽一課兩課也結下法緣,即使沒有當下成就,也已經成為未來世出世之因,最晚在將來彌勒菩薩龍華三會,統統解脫。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供養」是總說。只要進入這個道場,你就是供養三寶。我經常對一些同修講,你來聽經聞法就是對老師最好的供養。「恭敬」是「身業」恭敬——你用目光專注著老師,坐得端端正正,當然我們埋頭寫字也是端正,這就是「身供養」。「尊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