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晏、陸景、陸玄、陸機、陸雲以及陸耽等一眾將領率領著強大的魏軍迅速行動起來,以雷霆萬鈞之勢接管了長沙郡內的每一座城池。
與此同時,衡陽、武陵、宜都等郡的守將吾彥、孫秀、孫楷等人收到了來自陸抗的親筆書信,書信中詳細的描述了建業的丟失以及孫皓的作為。
吾彥幾人得知建業已經淪陷,皇帝孫皓倉皇出逃,而魏軍趁機勢如破竹一般,攻佔了大半個揚州地區,這一令人震驚的訊息讓眾人紛紛陷入沉思。
加上陸抗這樣的東吳重臣都已選擇歸降魏國,他們深知繼續抵抗下去已然無望。經過與各自的幕僚和手下將校們反覆商議權衡之後,最終決定向魏軍投降。
不過,儘管同樣做出了投降的抉擇,但每個人的態度和方式卻不盡相同。吾彥行事果斷,毫不拖泥帶水,他沒有過多的顧慮和遲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直接投降,表現出一種乾脆利落的氣魄。
然而,孫秀和孫楷身為東吳宗室成員,情況則要複雜得多。他們心中有著諸多顧慮,一方面擔心自己投降後的處境和待遇;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家人的安全。因此,在給陸抗的回信中,二人措辭委婉,小心翼翼地將內心的擔憂和想法一一表達了出來。
陸抗看到後直接把情況跟曹髦說了,也怨不得他們多心,畢竟事關自己的生死還是說清楚比較好。但是曹髦看到後卻莞爾一笑:“將軍可知東吳水軍被何人所擊潰的?”,看著陸抗略顯期待的眼神,曹髦淡淡的問道。
陸抗聞言恍然大悟,東吳水軍在鄱陽湖一戰正是被孫壹全殲的,而孫壹也是宗室,投降魏國後,不但得到重用,把水軍的指揮權都給了孫壹,如此信任可見一斑,也體現了曹髦那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態度。
於是陸抗在回資訊就寫了孫壹的名字,想必他們會知道什麼意思,如果這麼明顯都領悟不了,那還是趁早滾蛋吧。
果不其然,孫秀和孫楷看到後,都長長的吐了口氣,倒是為之前的舉措有些羞愧。隨後毋丘秀,諸葛靚,陸晏、陸景、陸玄、陸機、陸雲和陸耽等人,分別去接收了宜都,武陵,衡陽等地的城池,同時對投降的吳軍進行了篩查,那些曾經仗勢欺人,欺負百姓的人被揪了出來,這部分人將被進行遊街,然後交給百姓們處置。
這樣不僅安撫了百姓,也讓百姓覺得是真心為民做主的,這種行為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同時這也是魏軍一貫的作風,這種做法也很快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待將這些剛被攻佔的郡進行妥善安置之後,曹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派遣陸抗前往宜都,並授予他節制武陵郡的重任。同時,毋丘秀與孫楷二人也被留駐於宜都和武陵兩地,協助陸抗共同守衛,以防備來自晉國和蜀國可能發動的進攻。
隨後曹髦和陸抗見便湘東、零陵以及桂陽等郡沒有任何反應,便開始籌劃武力奪取,為此,曹髦和陸抗經過精心部署,調遣吾彥和諸葛靚率領大軍出征,進擊湘東郡。
當吾彥率領的魏軍剛剛抵達湘東之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湘東的守軍竟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面對如此順利的局面,吾彥心中總算感到些許寬慰。要知道,前不久他也才剛剛歸降魏國,如今轉頭就要領軍攻打曾經的同胞,儘管彼此各為其主,但內心深處終究還是難免會有一絲糾結與不適。
相較之下,零陵郡和桂陽郡的守軍則表現得稍顯頑強,他們先是進行了一番象徵性的抵抗。
然而,在見識到魏軍強大的實力之後,深知難以抗衡,這些守軍們最終也明智地選擇了放棄抵抗,紛紛投降並加入了魏軍的陣營。這種“打不過就加入”的行為,倒也頗有幾分無奈之中又帶著些許狡黠的意味,彷彿在向世人宣告:既然無法與之對抗,那不如順勢而為,融入其中,你們能奈我何?
隨後,曹髦與陸抗開始著手對那些投降的吳軍展開整編工作。這一過程並非簡單粗暴地將其納入己方軍隊體系,而是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士兵個人的意願。對於那些依然心懷壯志、渴望在戰場上繼續拼搏以建立功勳的吳軍將士們,給予他們留在魏軍軍中效力的機會;而對於那些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心生倦意,只想迴歸平靜田園生活計程車兵,則尊重他們的選擇,並妥善安置,確保他們能夠順利返回家鄉,過上安穩的日子。
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且細緻入微的整編之後,所有的吳軍終於都被有條不紊地整合完畢。這時,曹髦當機立斷下達命令,讓吾彥率領一萬精銳兵馬,朝著臨賀郡進發。此去目標明確——務必攻克臨賀郡!並且要求吾彥在成功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