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事不斷地推進和蔓延,冀州渤海郡的局勢愈發緊張起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相繼淪陷於魏軍之手,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據點。如今,就連郡治所在的南皮城,也已被劉俊以及令狐軒等敵軍將領率領大軍團團圍住,猶如一隻被困在牢籠中的猛獸,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原本寄希望於來自幽州的援兵來解燃眉之急的想法也落了空。王濬派出的援兵部隊在途中遭遇了丁溫和陶暉所率部眾的頑強阻擊,雙方僵持不下,使得這支救援隊伍寸步難行。作為幽州援軍的統帥,王平心中焦急萬分。眼看著南皮城即將陷落,他恨不得立刻甩開眼前這些難纏的對手,率軍直奔南皮而去。然而,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那麼勢必會因為後方空虛而遭到敵人的乘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進退兩難的境地下,王平最終還是決定將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如實稟報給王濬。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王濬權衡利弊,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策——讓王平暫且放棄馳援南皮的計劃,轉而協助冀州方面防守部分關鍵地區,並設法牽制住魏軍的海上力量。
此時此刻,身處南皮城中的楊振與南皮郡守劉通二人同樣憂心忡忡。他們深知以目前城中有限的兵力,想要抵禦城外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沒有放棄抵抗,而是將所有可以調動的兵力全部集結在了一起,試圖作最後的掙扎。此外,他們還緊急向鄰近的河間地區發出了求救訊號,滿心期盼著能有援軍及時趕來增援,拯救這座陷入絕境的城市。只是,每多等待一刻,他們內心的焦慮便增加一分,兩人終日都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伴隨著高城的轟然陷落,陶璜所率領的大軍也迅速逼近了南皮附近。這一突如其來的局勢變化,使得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南皮城瞬間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的河間地區,曹宣和蒙輝正率領著他們的軍隊穩步挺進。與其他軍隊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選擇急行軍的策略,而是採取了穩紮穩打的方式,沿著進軍路線逐步清除掉一些晉軍設立的據點或是小城池。由於之前支援東光的那支晉軍部隊已被魏軍盡數殲滅,導致如今河間的守軍處於兵力嚴重不足的困境。面對這種局面,河間守軍別無他法,只能竭盡所能地將有限的兵力集中部署在那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關鍵地點之上。
此時此刻,肩負起河間防務重任的將領正是司馬乾。眼見敵軍來勢洶洶,司馬乾心急如焚,但手中可用之兵實在有限,令他感到壓力如山。就在這緊要關頭,王渾在與鍾會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商議之後,踏上了前來支援河間的征程。
時光荏苒,戰局愈發緊張激烈起來。魏軍終於按捺不住,向南皮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狂風驟雨般的猛烈攻擊。南皮的守軍們雖然英勇無畏、拼死抵抗,但在敵人強大的攻勢面前,依舊損失慘重,大量計程車兵傷亡倒地。漸漸地,城內的兵力開始捉襟見肘,呈現出明顯的不足態勢。然而,魏軍卻絲毫沒有罷手的跡象,大有不攻下南皮誓不罷休之勢。
就在此時,楊振與劉通兩人的想法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劉通心中暗想,既然局勢已然如此艱難且毫無勝算可言,倒不如索性投降以保全身家性命。然而,楊振內心深處卻是極不甘心就此認輸,他堅信只要能堅守下去,待到援軍抵達之際便能扭轉乾坤、反敗為勝。就這樣,兩人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在太守府內展開了一場異常激烈的爭執。
他們的爭論聲此起彼伏,充斥著整個房間,情緒激動時甚至面紅耳赤、怒目相向。儘管雙方都竭力闡述自己觀點的合理性,但始終無法說服對方。最終,這場唇槍舌戰以不歡而散告終,留下一地雞毛和滿心憤懣。
誰曾料到,這二人之間的不愉快竟不知何時被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悄悄傳揚了出去。一時間,城中人心惶惶,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實際上,許多將領早已心生倦意,渴望早日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於是乎,這些人暗中勾結,紛紛結伴前往劉通的府邸密謀大事。
經過一番密談商議之後,眾人一致認為唯有先將楊振擒拿住,才能順利地向魏軍投降。對於這個提議,劉通起初還有些猶豫不決,但想到自身並非出自世家大族,無需顧慮魏國對待世家的態度後,便點頭表示贊同。畢竟,在他看來,保住眼前的利益才是最為重要的。
夜幕籠罩著大地,一片靜謐之中卻暗藏著洶湧的波濤。劉通心懷叵測地以商議軍事和道歉之名,邀請楊振前來共商南皮城的防守大計。對於這一邀約,楊振並非毫無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