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可以利用地勢,對晉軍進行出其不意的進攻,最不濟也可以牢牢牽制晉軍在荊州的主力,給其他地方的戰場緩解壓力。
益州戰區,王明山走馬上任,此地山川險阻、資源豐饒,王明山只需巧用地理優勢,囤積糧草輜重,為全域性戰事牽制益州的晉軍就行,在水軍的配合下也可以直接進攻江北的晉軍,反觀晉軍水軍受挫,則只能被動防守;加上吾彥、馬隆兩位猛將調配至其麾下聽令,更是如虎添翼,三人攜手,足以保益州安穩,還能伺機向外拓展戰略縱深。
交州有陸胤、霍弋坐鎮,繼續深耕撣國等地事務。此二人熟悉當地風土民情,可充分調動本地兵力,綏靖邊疆之餘,開闢對外通路,為大魏引進稀缺物資,編織一張穩固的南疆防護網,同時還在不斷的開疆拓土,對於那邊的瘴氣等問題,曹髦在那邊派遣了大量的醫學院的師生進行研究,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兵馬減員。
陶濬肩負重任,紮根徐州,全力籌措糧草輜重,源源不斷輸送至青州、兗州前線,解大軍後顧之憂,維繫戰區持久戰力。樂綝則率部進駐許昌,緊盯虎牢關,此地乃晉軍進擊豫州的關鍵通道,樂綝枕戈待旦,與王廣攜手,嚴陣以待,絕不讓敵軍踏出虎牢關半步。
魏國水軍同樣身負使命,穿梭江河之上,一則緊密配合陸軍行動,兩棲聯動,讓攻勢如潮、銳不可當;二則牢牢把控江河航運,護送戰略物資安全抵達各戰區,維繫戰局生命線暢通無阻。如此佈局,各戰區相互呼應、緊密協作,仿若一臺嚴絲合縫的戰爭機器,只待敵軍來犯,便全力絞殺。
做好這些部署後,魏國君臣感覺輕鬆了一些,畢竟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