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魏晉章冀州戰役4(1 / 2)

望著那原本巍峨聳立的城門樓子此刻竟已變得支離破碎,彷彿風中殘燭般搖搖欲墜,文虎瞪大雙眼,嘴巴微張著,愣是憋了半晌才從喉嚨裡擠出這麼一句話來:“以後咱們攻城啊,就直接攻打城門就行了!至於這城門樓子嘛,能儘量儲存還是要儘量儲存下來的好哇,要不然這維修起來可真是個大麻煩事喲!”

他這話一出口,站在一旁的夏侯宇、魯甸和王琦等人先是一愣,隨即便面面相覷,臉上紛紛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來。這文虎也忒不要臉皮了吧?剛剛那場激烈的戰鬥大家可是都有目共睹的,若不是靠著眾人齊心協力、浴血奮戰,又怎能如此順利地攻破城池呢?如今他倒好,輕飄飄的一句“以後攻城打城門就行”,好像這場勝利全是他一人的功勞似的。

然而,儘管心中對文虎這番話頗為無語,但眼下畢竟戰事剛定,還有許多後續事宜需要處理。於是乎,眾人也懶得與他扯皮,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後便迅速開始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去安撫城中受驚的百姓,向他們傳達新的政策和規定,以穩定民心;有的則忙著清理戰場,收殮陣亡將士的遺體,並統計此次戰役中的傷亡情況;還有的人則四處奔走,著手安排戰後重建等一系列工作……

文虎目光凝視著那逐漸遠去的幾道身影,心中暗自思忖:看來自己方才那番賣弄之舉已然被他們識破看穿了。既然如此,再繼續偽裝下去也毫無意義可言,倒不如干脆坦誠一些來得實在。想到這裡,文虎索性不再強撐面子,轉身快步回到營帳之中,開始埋頭奮筆疾書地撰寫起戰報來。

他詳細地記錄下這場戰鬥中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對於火炮那驚天動地的巨大威力更是不惜筆墨,大肆渲染描繪了一番。待戰報完成之後,文虎喚來一名親信士兵,鄭重其事地將這份戰報交予對方,並再三叮囑一定要火速送往兗州的羊祜將軍以及青州的王基將軍手中。其實,在這一行為背後,多少還隱藏著些許炫耀和顯擺之意。畢竟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又怎能不讓人心生自豪呢?

與此同時,遠在另一邊的魏軍與敵軍於樂陵展開的激烈戰役也已漸趨尾聲。歷經數日的浴血拼殺,雙方皆已是疲憊不堪、傷亡慘重。此時此刻,樂陵的守將楊振眼見己方軍隊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魏軍的猛烈攻勢。權衡利弊之下,他當機立斷做出決定——趁著夜幕深沉之際率領著殘存的晉軍悄然撤退。

然而,楊振深知若只是一味倉皇逃竄定然難逃魏軍追擊圍剿之厄運。因此,在撤軍途中,他精心策劃部署,巧妙地安排部下沿途設定諸多伏兵以及各式各樣陰險狡詐的陷阱機關。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地延緩魏軍追兵前進的步伐,更為己方爭取到更多寶貴的喘息之機。而楊振本人,則親率大部隊馬不停蹄地向著渤海方向疾馳而去,其最終目的地乃是位於渤海之畔的重合城。

毫無疑問,楊振的這些舉動,自然瞞不住陶璜的法眼,當他察覺到對手的行動之後,迅速做出部署,安排丁逸率領大軍進攻樂陵城,自己則親自帶領著劉俊,風馳電掣地向著楊振逃竄的方向追擊而去。

然而,楊振顯然並非等閒之輩,他深知陶璜的厲害,早在逃跑途中精心佈置下了眾多伏兵和陰險狡詐的陷阱。但這些伎倆對於身經百戰、足智多謀的陶璜來說,並不能構成太大的威脅。只見陶璜指揮若定,冷靜應對,將楊振沿途設定的伏兵和陷阱逐一擊破。只是如此一來,雖然成功化解了危機,但也不可避免地耗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眼看著與楊振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追擊已然無望,陶璜當機立斷,改變策略。他毫不猶豫地下令麾下眾人調轉馬頭,朝著平原郡的般縣疾馳而去。般縣的守軍們壓根沒有預料到陶璜會突然殺過來,完全猝不及防。剎那間,城門處亂作一團,差一點就被陶璜率軍偷襲得手。待到般縣守軍回過神來,急忙組織起防禦力量拼死抵抗。可就在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陶璜居然下令撤軍了!

陶璜這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把般縣守將田衝搞得暈頭轉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實在想不明白陶璜究竟意欲何為,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儘管如此,陶璜這次出其不意的進攻還是給般縣造成了不小的人員傷亡,使得城內人心惶惶。

等到陶璜率部折返回到樂陵的時候,眼前呈現出的一幕讓他感到十分欣慰:丁逸不僅順利攻克了樂陵城,並且還高效地完成了對城中百姓的安撫以及戰後善後事宜。看到一切都井井有條,陶璜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且說那王基率領著浩浩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