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洪水為滔天,誰道今年勝去年。不信城頭高處望,春來村落半無煙。
鄭邦彥又一首道漳河畔《丁巳水害》:
滿地汪洋嘆若何,間年無麥更無禾。酬豐演劇優伶少,告歉沿門乞丐多。憤世雷霆都挾怒,不時風雨亦違和。生民幸福今安在?盡付東流作巨波。
清朝知縣黃道珪賦詩《哀漳河》,就形象描述了漳河水患的危害性。
濁漳廫臈何嚇嚇,源自發鳩流四瀉。洶濤盤踞西北隅,百餘年來遭蹇厄。長堤一帶半不毛,四十八村廢阡陌。埂畔膏腴悉鹼生,延及內地皆磽脊。我蒞平恩視水濱,竊喜斯流相咫尺。欲學西門灌鄴功,揣摩導鑿籌伕役。一詢輿論遂惘然,搔首踟躕頻蹙頞。果然秋漲似激湍,鯨魚跋浪多崩堞。防堤如戌宿河干,半壁趨蹌不安席。有似黃河決孟門,捧土勞勞竟何益!忽然雷雨匯百川,石走江翻洪潦石。瀰漫村落繞城隈,灩澦滄湘鼉龍澤。三面艤舟按各村,涕泗橫頤喉哽噎。雁騖逐隊似雲屯,家室逃荒如潮汐。去年無谷猶有絲,此日無田更無宅。逋賦一心唯謀生,催科三載無長策。嘆息大賢多坎壈,何況小儒遭隕厄。丹心警惻一寸灰,鬚髮婆娑十日白。我生不辰吾道窮,累及斯民皆狼籍。民縱無良過奪官,奉職無狀餘應謫!奚為官民罹此殃,自甘同作溝中瘠。一字一淚哀漳河,百死一身寧足惜。吁嗟!焚向長空希帝格!
黃道珪任知縣時,漳河曾發洪水,淹沒大部良田,愁無策,賦詩發瀉悲憤。
明朝文人張拱極描述漳河水患更令人心驚。其詩《癸亥大水四首》:
萬方玉燭久調和,忽然勢漲官河。平地深於十丈波。嗚呼,多少填溝壑,依舊徵徭奈若何!
一旦沙名兩岸頹,翻空惡浪吼風雷。黃雲綠野盡成隈。嗚呼,桑柘不堪處,安得蠲租紙不催!
蛟龍驚走水怒號,窮簷篰屋一空嚎。悽悽風露苦嗷嗷。嗚呼,樂天裘何在?願將百里被周遭。
西山夜雨泛雞邱,十室九空付水漚。生民無什度春秋。嗚呼,堯夫不復返,今日伊誰濟麥舟。
這次漳河洪水氾濫,更甚於往年。
低田水沒項,高田水沒腰,災民深水撈稻草,哪裡還有能吃苗?水連炕,炕連屋,大人小兒盡匍匐。炕上淘米炕上炊,乾柴哪裡有一束?黑夜沉沉兒墮水,夫叫妻號救兒蘇。農家無船水屋住,洪水猛獸任欺侮。有的人家任漂浮,漂東漂西波汩汩,是死是活沒躲處。
地籟風聲急,天際雲色愁。悠悠萬頃滿,俄爾百坑浮。
還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驚濤遙起鷺,回岸不分路。
洪水昔滔天,百姓將何及?堯諮洪水際,羲畫結繩餘。
滄波渺黏天,猶如在魔窟。水流天不盡,人遠思何苦?
洪水連天芒,天災何時除?
鳳姐看這水災,一時難以消退,就把糧倉開啟,拿出糧食來救濟受難的村民。
去年洪澇災害的陰影剛過,今年夏天旱災又來,莊稼都快渴死了。
:()心情高爽鬧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