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安等人返回陳家莊遣散匪徒,並給他們每人50塊大洋另謀生路。
娵天師等十幾個匪徒反叛剿匪有功,每人10根金條,2000塊大洋。
湧安考慮到,娵天師等人土匪惡習難改,不宜收留。
陳八懋在西山有一座煤窯,讓娵天師他們去管理、經營煤窯為宜,工錢豐厚。所以,他們高高興興地到西山去了。
他們從陳家莊匪窩裡繳獲黃金200多箱,大洋若干箱,珠寶玉石無數。
他們把糧食等物分給當地貧窮百姓。陳家有良田1000多畝,均分給貧窮人家。
陳八懋有一妻一女,給她們母女兩個留下老宅,50畝良田,1萬塊大洋做生活之用已經足夠。
他處理妥當,帶領人員從容離開陳家莊。
春天,清新空氣中瀰漫著青草的香氣。春風拂面,吹得人很愜意。春天的陽光明媚,給人一種生活的希望。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樹,依依墟里煙。”東晉陶淵明寥寥幾筆就勾勒了一幅溫馨的鄉村圖景。
春天裡,百年老榆,樹皮開裂多皺,矮墩墩地將好大個樹冠伸向半空。春日榆莢滿頭,樹下常有來往小販歇腳於樹下。
百年的老槐樹,從頭到腳都生長著老去的紋絡,扭曲盤旋著。它依舊爆出滿頭珠翠,開出十八歲那樣明媚照人的花朵。還有幾墩被人砍了梢頭的面柳,春天裡抽出的枝條比一般的柳樹要柔軟,葉子也是格外毛茸茸的,讓人胡亂猜想。
農閒時,晚飯後,人們聚集在榆樹、槐樹下,鄉間奇聞趣事常聽常新。晨鐘暮鼓間,婆娑的老榆、槐,似一卷發黃的書,記述著人們的五味滄桑。
鳳姐和敫曉甜、汪天翼在酒樓閒談,並欣賞著外面的景色。這時,畫之筠領著一個女子來到酒樓,在門外喊道:“鳳姐,我給你領來一位才女,你得酬勞我喲。”
鳳姐聽人喊叫走出房間,看見是畫之筠,於是笑著說道:“小鳥吃蜜棗,就你嘴甜呢。”
鳳姐看著畫之筠身邊的這個女子,修長的身材,白淨的面板,五官端正,也是美女中人,不由得心裡高興。
這女子自我介紹說道:“我叫於博雯,教師。”
鳳姐說道:“我就愛才,像你們這樣的高才生,我:()心情高爽鬧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