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星說道:“名人用過硯都是好硯。晉王厥之的闢水,唐褚遂良的端溪石渠,宋代蘇軾的東井從星,陸游的素心,文天祥的玉帶生,元代趙孟頫的松花硯等,這些名目繁多的硯臺多為稀世珍寶。”
文古氏說道:“‘玉匣聊開鏡,輕灰暫拭塵,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這是北周文學家庾信詠銅鏡的詩。遠古時代,還沒有鏡子,人們只能在水中照自己,當時叫‘鑑於水’,商代以後開始鑄造圓形、磨光後的銅鏡。”
文武星說道:“殷代兩面鏡子為葉脈紋飾。西周到春秋時期出現簡單的禽獸紋飾銅鏡。戰國時期銅鏡以幾何圖紋為主,還有動物、植物紋飾。現代中外製鏡人經過千百次試驗,也難以仿製出戰國銅鏡。”
文古氏說道:“漢代銅鏡以奇禽異獸為主要內容。除了蟠螭紋、蟠虺紋外,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使用最廣。東漢增加風格清新如剪紙圖案的鳳鳥紋,以浮雕式表現的神獸鏡、畫像鏡。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以神仙和佛像為題材的銅鏡。”
文武星說道:“唐代打破了以往圓形鏡的模式,創造了八稜、菱花、海棠花等式樣。以花鳥圖案為主。其中瑞獸葡萄鏡最為珍貴。”
鳳姐說道:“韓非子說過:‘鏡無見明過之惡,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無以知迷惑’。銅鏡喻示君子應該‘心如朗月邊天淨,性似寒潭徹底清’。唐太宗的‘三鏡處照’,即: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文武星說道:“宋、元、明時期銅鏡逐漸衰落。清代以後玻璃鏡傳入中國,取代了銅鏡。”
文武星說道:“古玩裡還得提一提鼻菸壺,鼻菸及鼻菸壺最早是在美洲印地安人中流行。鼻菸是在研磨極細的優質菸草末中,摻入麝香等名貴藥材,並在密封蠟丸中陳化數年以至數十年而成,後傳入歐洲。”
文古氏說道:“古代法蘭西的鼻菸製作由美洲的菸草、鹽、蘇打、紅葡萄酒、奶油、糖漿、羅望子樹的果汁等原料組成。十六世紀末,菸葉和抽菸、吸聞鼻菸的習慣透過歐洲人經菲律賓傳到日本,再由日本經朝鮮傳到中國東北和蒙古地區,俗稱關東煙。”
文古氏喝了一口茶水,清清嗓音說道:“滿、蒙、藏為遊牧民族,在馬背上抽菸不方便,就普遍形成了吸聞鼻菸的習俗。鼻菸壺迅速普及民間。鼻菸壺用材廣泛,雕刻工藝千姿百態,作為藝術品,也很有收藏價值。”
文武星說道:“世間古玩珍寶無數,有人為得一件古玩寶物不擇手段。南宋抗元名將餘玠死後,殉葬物中有條玉帶,奸相賈似道知道後,令其手下挖餘玠的墳墓,取出玉帶。”
文古氏說道:“還有呢,賈似道得知劉震孫有玉鉤桶並索要之,遭拒絕後竟罷了劉震孫的官。
:()心情高爽鬧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