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出了皇宮,一人一馬就向山海關方向急急趕去。
一人,一馬,狂奔,一日,終於趕到了山海關。
孔有德早一日前已手持聖旨到了山海關,已經以山海關副總兵的職務,接管了山海關的全部人馬。
此時孔有德正在大營當中飲酒作樂,突然聽報,吳三桂回營了。
孔有德心中一驚不由得就想到“這吳三桂不是應該在盛京城裡督建他的平西王府嗎,怎麼突然回到山海關了,難道這吳三桂起來謀反之心,雖然我是奉聖旨前來接管山海關的人馬,但是這些人馬全是已經跟隨了吳三桂了多年的關寧鐵騎,我本次帶來的親兵也就一千來人,如果這吳三桂正是要謀反,這山海關裡的人馬對他還不是一呼百應,我這不就是猶如狼入虎口。這可如何是好。”這孔有德不由得一陣心亂如麻。
這吳三桂一路回這山海關的路上,又是何嘗沒有想過反了他多爾袞,我吳三桂在山海關經營多年,這山海關的十萬關寧鐵騎,可謂是這天下最精銳的鐵騎,個個可以說都對我吳三桂忠心耿耿,如今這多爾袞想要把我關寧鐵騎給搶走,那我以後在這滿洲還怎麼立足。如今多爾袞放我回到山海關,我只要振臂一呼,我相信跟隨了我多年的關寧鐵騎,一定會跟我揭竿而起的。
想到這裡,吳三桂不由得精神一振,接著吳三桂又想到,可惜崇禎南渡,卻被福王朱由崧捷足先登做了皇帝,如若不然,我勢必可以帶我關寧鐵騎一路南下追隨崇禎,想必這李自成也擋不住我南下的去路,只是可惜瞭如今大明王朝已經不是他崇禎的天下了,聽聞如今朱由崧重用馬士英之流,我爹爹當年得勢之時,又多看不起馬士英之流,將他排擠到南方去了,如今他得勢了,我若去投靠朱由崧,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這天下之大,卻是北有滿清建奴,西有大順闖賊,南雖是大明,卻沒有靠山只有宿怨,東面卻只是無盡的汪洋,我吳三桂英雄一世,就沒有能一個真正的可去之處。
唉還是就此認命了,就把自己賣與他多爾袞了把,至少我還有暗助多爾袞登基的功勞,如果這次我能找回陳圓圓來給他配置出回春丸,給他把多年的隱疾治好,我豈不是又為他立了一個大功,想必將來在他滿清立足應是不難。吳三桂經過一番衡量終是拿定了主意。
孔有德一陣心亂如麻後,才想起還是快快出營迎接吳三桂才好,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就算他吳三桂要謀反,我笑臉相迎,想必他也不會上來就把我給殺了把。
孔有德暗自主意拿定後,就去到大營門口迎接吳三桂。
吳三桂遠遠的就見到孔有德在大營門口滿臉帶笑的迎接他,也就快步上前與孔有德打招呼,二人寒暄一番就相互攙扶著進了大營。孔有德看吳三桂也不像是要反叛的樣子,這回大營的路上,也算是把剛剛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二人回到大營之後,孔有德把心中疑問,對吳三桂問出“平西王,如今你應該是在盛京督建你的王府,為何現在就匆匆回到山海關來。”
吳三桂見孔有德問他,想起多爾袞曾經囑咐過他,不準將他醜事告訴第三個人,也就只能簡短的對孔有德說到“孔將軍,本王是奉了皇上之命,回山海關來處理要事,此事茲大,不便透露,還請孔將軍見諒。”
孔有德聽吳三桂如此說,也不敢多問,就拱手對吳三桂說道“下官遵命”
吳三桂就讓孔有德退下,命人把山海關中舊部將領叫到大營之中議事。
孔有德退下後,就立刻將吳三桂回山海關之事寫了一封密函,讓親信快馬送到盛京交給多爾袞。第三日,孔有德就接到多爾袞回函,告知是他讓吳三桂回山海關處理要事,要他全力協助吳三桂。孔有德收到多爾袞回信,也算是終於可以完全放下心來。
話說這邊,吳三桂讓召集舊部將領來大營議事,等了半天傳令兵回報,各千總已被奉旨回盛京圈地建房去了,竟然沒有一個在山海關中。吳三桂這才想起,多爾袞在盛京對他說的,他已發出聖旨把山海關中千總以上將領全部召回盛京賞賜新宅。
吳三桂見沒有人來議事,只能獨自坐在大營之中思索起來“多爾袞要我十天之內把陳圓圓帶回盛京,就算我舊部將領都在,點齊我山海關內的十萬關寧鐵騎,去北京城搶出陳圓圓,北京城城牆高大,又有數十萬闖軍在那裡,如要用武這事恐怕也是不能辦成的。如若不是用搶的,我又有什麼辦法能把陳圓圓從劉宗敏那裡奪回來。”
想到此處,吳三桂就感覺到這多爾袞要他十天之內把陳圓圓帶去盛京,這簡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