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回到禮王府,一夜難眠。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了明日早朝,就給多爾袞上奏立福臨為太子之事。
盛京皇宮,崇政殿內,多爾袞端坐龍椅之上,諸位親王大臣立於殿下。近日多爾袞因為陳圓圓有了身孕,心情都很好,坐在大殿龍椅之上也是和顏悅色,沒有了以往的凶煞之氣,今日一樣也是想早早退朝去陪陳圓圓。
多爾袞給太監示意了一下,太監就高聲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多爾袞想也就如往日一樣退朝下班了。
多爾袞正打算起身離去,就聽到大殿之中有人說到“啟稟皇上,微臣有事相奏。”
多爾袞看了一眼,原來是代善有事要奏,就對代善說道“你有何事,說吧。”
代善走出一步說道“啟奏皇上,想必近來是皇上為國事操勞,把要立福臨為太子之事忘了,微臣今日特在此提醒皇上立福臨為太子之事。”
多爾袞聽了代善的話,剛才還是滿面笑容的臉瞬間就拉了下來,面帶殺意的對代善說道“禮親王,現在要朕立太子會不會太早了一點。”
代善見多爾袞面露殺意,也就只管低頭不敢多言,大玉兒只是要他今日早朝之上當著多爾袞提議立太子之事,他提出此事,就算是完成了大玉兒的命令,這太子立與不立和他也沒有太大相干,如今剛提出此事,多爾袞就立刻面露殺機,說明此事就是多爾袞的逆鱗,今後是萬萬不能再提及此事,觸動多爾袞的逆鱗了。
此刻多鐸卻出列說到“啟稟皇上,微臣也贊同禮親王的提議,當日皇上也曾說過登基後就立太子,還望皇上為了大清的國本穩固,早立太子,以免重蹈當年先父皇努爾哈赤突然駕崩,未能有太子繼承皇位,導致四大貝勒同朝的局面。還望皇上為了大清為了先皇好不容易才打來的江山,早日立下太子。”
此刻上朝的眾位大臣親王,見代善、多鐸都提議要多爾袞立太子,大家也都附和道“請皇上,早立太子,固我大清萬世基業。”
多爾袞見諸位大臣親王都要他立太子,一時也不知如何應對,就只得呆呆的坐在龍椅之上。
就在多爾袞無從應對之際,一個人出列對眾位大臣親王說道“諸位親王大臣,如今我新帝登基不久,也正是春秋鼎盛之時,你們就連同逼迫皇上現在就要立太子,你們這是居心何在。”
說出此話的正是吳三桂是也,這吳三桂又是如何不知,這代善和多鐸的別有用心,無非不就是現在多爾袞有自己兒子之前,就定下太子之事,只是這代善想立的是福臨做太子,這多鐸想立的是讓他兒子做太子。如果這太子讓這兩個其中之一坐上了,我吳三桂借陳圓圓肚子生下的兒子,不就沒有機會能坐上大清國的太子。
多鐸見吳三桂如此發言,就陰陽怪氣的說到“吳三桂,我們是討論立太子之事,是我們大清也就是我們愛新覺羅家的家事,與外人無關。我勸你還是休要來管別人家的家事為好。”
此刻多爾袞已經反應過來,就打斷多鐸的話說到“豫親王,這立太子就是為國家選立儲君,算是國家大事,吳三桂貴為我大清國的平西王,參與討論這立太子之事也無不妥,剛剛平西王已經提到,朕如今正是春秋正盛之際,現在就要朕立太子確實太過倉促,再說這選太子就是選儲君,未來我們的大清都要交到他的手上,朕如今是大清的皇帝,要對我們大清負責為先皇負責,這立太子之事定要慎重不能操之過急,朕現在下旨,三年內不得再有人上奏,立太子之事,如有違背以欺君之罪交由宗人府查辦。”
多鐸見多爾袞下旨不得再提立太子之事,不由得把心中怒火全部引到吳三桂那裡。就對多爾袞繼續說道“啟奏皇上,本王還有還有其他事相奏。”
多爾袞就此瞭解下朝去陪陳圓圓的,此刻見是多鐸有事相奏,也不好駁了多鐸的面子,就對多鐸說到,准奏。
多鐸就繼續說到“啟奏皇上,如今吳三桂所部人馬駐紮在京西五十里處,近日有報,吳三桂對所部管束不嚴,經常偷盜附近百姓的牛羊,附近百姓已經把狀告到了本王這裡,本王請求皇上處罰吳三桂治軍不嚴以儆效尤。”
就在此刻,突然有快馬來報,只見一個太監打扮的人來到大殿之中,對多爾袞跪下說道“啟稟皇上,內務府派去天山尋找天山雪蓮優曇奇花的大內高手,全部戰死於天山之上,這天山之上有一個武林高手在守護此花,耶律聶堂不敵那武林高手,所率幾人全部戰死。”
多爾袞聽了大怒到“一群廢物,這麼多人連一個人都對付不了,難道就為了區區一朵花,就要派出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