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說是整個大明最盛大最熱鬧的燈會了。
眼及之處掛滿了燈籠,無數的燈籠把街道照的如同白晝,街道之中是人頭攢動,街道的一旁是開門營業的商鋪,另外一旁是擺攤的小商小販,這些擺攤的有賣糖畫的,有賣香囊的,有賣胭脂水粉的,總之賣什麼的都有。
那些擺攤的後面就是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這時小河邊上,有很多人在那裡放花燈,數不清的花燈順著小河慢慢的流淌,就如同銀河裡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楚。
來逛燈會的人們,有的是一家結伴出遊,有的是情侶相約,有的是丫鬟陪著小姐,有的是公子帶著書童。雖然儘管不同,但是大家都一樣臉上洋溢著喜氣的笑容。
阿吉此時才想起來,他是來找董小宛的。
於是,他在擁擠的人群裡,來來回回的找著。
這時他在人群裡看見兩個女子的背影,一個女子楊柳一般的細腰,身著一件鵝毛白的長裙,頭戴金色的釵縷,被身旁的丫鬟扶著,笑語盈盈的向前走去,這走過的地方還留下一陣淡淡的幽香。
這兩女子不就是董小宛與玉環嗎?
阿吉分開擁擠的人群,大步的追了過去。
追到那兩個女子身後,他輕輕拍了一下,那小姐的肩頭,叫道“董小姐,我找你找的好苦。”
那兩個女子被人叫住,就回頭看是誰,這一回頭,發現是一個陌生的男子在與她們搭訕。
那丫鬟打扮的女子,就擋到了她們小姐面前,氣勢洶洶的說道“你不要用裝做認錯人這招,來搭訕我家小姐,像你這樣的登徒子,我們見多了,你再糾纏我們,我們就報官了。”
阿吉見認錯了人,對方還如此的蠻橫,就連忙給她二位作揖認錯。
那位小姐見來人被他丫鬟嚇到了,就捂著嘴盈盈一笑,拉著她的丫鬟離去了。
阿吉見二人走了,不由得用手撓了撓自己的腦袋,說道“不就是認錯人了嘛,用得著那麼兇嗎。說我是搭訕的,我要搭訕也不找你們那樣的搭訕。”
阿吉一邊自言自語的說著,一邊回頭。
這一回頭,就看見董小宛與玉環站在,不遠處的燈籠下,望著他來笑。
阿吉知道,剛才認錯人被罵,讓她二人看見了。就撓著頭不好意思的笑著向二人走去。
到了她二人跟前,開口說道“董小姐,原來你也在這裡。”
董小宛聽了,笑著說道“傻瓜,我一直在這裡,見你來來回回的走過幾次了,我就是不要叫你,讓你看看,找不到得到我。”
阿吉聽了訕笑道“董小姐,你不是讓我來這裡找你,幫你提東西的嗎,你們兩手空空,是不是還沒有買到中意的東西?”
董小宛聽了,笑著回答道“不急不急,我們就慢慢的逛一逛,我中意的東西已經來了。”
董小宛說完這話,又噗嗤的一聲笑了出來。笑完後就拉起玉環往前面走去,阿吉則老老實實的跟在她的身後。
三人,兩人在前,一人在後,一路走走停停的逛著,在前的兩人,時不時的在一些攤販前停下,前面的人停下,在後面的人也跟著停下,前面的兩人有說有笑交頭接耳,後面的跟著的人無聊得東張張西望望。
這時走到了一個相攤前,董小宛就坐了下去。
看相的先生,見有人坐下,就笑著問道“姑娘,你想看什麼。”
董小宛聽了,低下頭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想看看姻緣。”
那看相先生,把董小宛的生辰八字一要,就開始閉目掐算起來,片刻之後在一張紅紙上寫下批語“看似紅鸞星動 實為鵲橋歸路 有道神女有心 卻是襄王無意。
董小宛見了先生寫的批語,不等旁人看清,就把這批語奪了過來,攥在手心,笑著站起了身,對先生行了一禮,讓玉環放下了一些銀子,就獨自向前面走去。
玉環由於翻找銀子,耽擱了一會,回頭就見董小宛已獨自向前走遠,就讓阿吉和她加快了步伐跟了上去。
那看相的先生,見那三人走後,不禁搖了搖頭,嘆息道“本是金玉良緣,奈何先有了木石前盟,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呀。”
追到一座石橋前,終於追上了董小宛。
二人就見,董小宛站在石橋邊上,將剛才寫有批語的紙,疊成了一支小紙船,放到了河中。紙船順著河水就向遠處飄去。
玉環走到董小宛的跟前,問道“小姐,剛才那算命先生寫的批語是什麼。”
董小宛聽了,笑著回答道“先生寫的批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