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朝堂,氣氛凝重得近乎窒息。高歡高坐主位,神色冷峻,下方群臣個個噤若寒蟬。忽然,殿外一陣急促腳步聲,緊接著,一名傳令兵連滾帶爬闖入,跪地急報:“丞相!大事不好!南朝陳軍來勢洶洶,已連破我三道防線,直逼淮陽郡,百姓苦不堪言吶!”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這南朝,簡直欺人太甚!”一位老臣氣得鬍鬚亂顫,“竟趁我東魏改革之際犯邊,實在可惡!”
高歡猛地一拍桌子,怒聲喝道:“哼,分明是蓄謀已久!見我朝推行攤丁入畝,以為有機可乘。”說罷,他目光掃向群臣,“如今軍情緊急,諸位可有良策退敵?”
李肆荀上前一步,拱手道:“丞相,當務之急,是速速派兵支援。臣有一人選,定能擊退陳軍。”
高歡眼神一亮,忙問:“哦?是何人?”
李肆荀沉聲道:“陳慶之。”
此名一出,朝堂一片譁然。有人面露驚訝,有人則滿臉質疑。“李大人,這陳慶之雖是有些能耐,可他……”一位大臣忍不住出聲。
李肆荀不慌不忙,接著說道:“丞相,諸位大人。陳慶之雖出身低微,卻熟讀兵書,用兵如神。早年,他曾以七千白袍軍,橫掃南朝,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其軍事才能,不容小覷。況且,他對南朝軍隊的戰術、部署極為熟悉,而且入我東魏後,建功殺敵更是一馬當先,立下戰功無數,此次讓他應戰,可謂知己知彼,定能克敵制勝。”
高歡沉思片刻,緩緩點頭:“嗯,李大人所言有理。本相也曾多次見過慶之的能力。就依你所言,傳令陳慶之速速前來商討退敵之策。”
不多時,陳慶之匆匆趕來。他身著一襲樸素衣衫,雖面容清瘦,卻眼神堅毅,渾身透著一股英氣。見到元善見,立刻跪地行禮:“陳慶之,拜見陛下。”而頭則是轉向高歡,表示敬意。誰都知道,這東魏名為元家。實則早已姓高。
高歡打量著他,問道:“陳將軍,如今南朝犯邊,李大人舉薦你掛帥迎敵,你可有信心?”
陳慶之挺直腰桿,大聲道:“丞相放心!慶之願效犬馬之勞,定將南朝軍隊趕出東魏,若有違此誓,甘當軍令!”
高歡滿意地點點頭:“好!本相就任命你為先鋒大將,統領五萬大軍,即刻奔赴前線。所需物資、兵力,李大人自會全力調配。”
陳慶之領命而去。李肆荀則忙著調配糧草、籌備軍械,為陳慶之的軍隊做好後勤保障。
幾日後,陳慶之率領大軍抵達淮陽郡。此時的淮陽郡,一片殘垣斷壁,百姓們在廢墟中哭泣。陳慶之看著眼前的慘狀,心中怒火中燒。“將士們!”他站在城牆上,對著疲憊的守軍和新到的援軍大聲喊道,“南朝陳軍在我東魏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的同胞正在受苦,我們的家園正在蒙羞!今日,便是我們反擊之時!讓陳軍知道,我東魏兒郎,不可欺!”
將士們聽了,士氣大振,紛紛高呼:“殺!殺!殺!”
陳慶之仔細觀察地形,分析南朝陳軍的兵力部署。他發現陳軍雖來勢兇猛,但戰線拉得過長,後勤補給存在隱患。於是,他制定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派出一支精銳部隊,繞道敵後,突襲陳軍的糧草大營;同時,正面部隊佯裝敗退,引誘陳軍主力深入,再一舉圍殲。
戰鬥打響,東魏正面部隊依照計劃,佯裝不敵,節節敗退。南朝陳軍見狀,以為東魏軍隊不堪一擊,果然傾巢而出,全力追擊。就在陳軍主力深入東魏腹地之時,陳慶之派出的奇兵成功突襲了他們的糧草大營。一時間,陳軍後方火光沖天,糧草被燒,軍心大亂。
陳慶之見時機成熟,立刻下令正面部隊反擊。東魏將士們如猛虎下山,衝向陳軍。戰場上,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閃爍。陳軍在前後夾擊之下,陣腳大亂,紛紛潰敗逃竄。
經過數日激戰,東魏軍隊大獲全勝,不僅成功擊退南朝陳軍,還收復了大片失地。訊息傳回鄴城,朝堂上下一片歡騰。高歡大喜,對李肆荀和陳慶之讚賞有加。
“此次能擊退南朝陳軍,多虧了李大人舉薦陳慶之,也多虧了陳將軍英勇善戰。”高歡笑著說道,“李大人,你為國家立下大功,本相定當重賞。”
李肆荀拱手道:“丞相過獎了。這都是陳將軍的功勞,臣不過是盡了一份舉薦之力。”
“為國舉賢,肆荀,只有你值得我信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