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王嬤嬤細細琢磨,也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esp;&esp;之前都是買多少東西,就支多少銀子,大筆銀錢過手卻一分也流不進自個兒的腰包,長此以往,這些人自然會挖空心思地做怪,再老實厚道的人也受不住這經年累月的誘惑。如今有了正當的法子,只要自己多盡心一點,貨比三家,總能得到賞錢,還不用承擔風險,何愁採買的人不盡心盡力?
&esp;&esp;王嬤嬤越琢磨越覺得此法可行,喜道:“這確實是個好法子,待奴婢回了清輝堂,立馬就彙報給王妃。”老實說王嬤嬤也有些被顧夏這主意給驚到了。
&esp;&esp;顧夏謙虛道:“能有用就好。”
&esp;&esp;王嬤嬤好奇地問:“姨娘是怎麼想到這個法子的?奴婢之前聽都沒有聽過。”
&esp;&esp;顧夏受了誇讚也不見喜色,而是平靜道:“我在書上看過差不多的法子,就聯想到了。您太誇獎了,我還有得學。”
&esp;&esp;見她如此不驕不躁,王嬤嬤心下不由更滿意了幾分。
&esp;&esp;交代完賬冊的事情,顧夏又問了王嬤嬤一些別的方面,王嬤嬤都恭敬地一一作答,她對王府很瞭解,包括外面生意上的一些事。
&esp;&esp;王府除了固定的俸祿收入,還有自己的一些生意,目前這些生意都是王妃在管。
&esp;&esp;“嬤嬤你在王妃身邊服侍了這麼多年,不知可有什麼能指教我的?”見王嬤嬤態度隨和,顧夏也有心想要了解一下王妃的喜好,便這樣問道。
&esp;&esp;經過這麼一番交談,王嬤嬤是真得很滿意顧夏,便也給她說了王妃的一些喜好和禁忌。
&esp;&esp;顧夏認真地聽著,暗暗都記了下來。她很清楚,以後她跟王妃,會有很多相處時間。
&esp;&esp;“咱們王妃啊,那是最菩薩心腸不過的一個人,您只要不做出什麼違揹她底線的事,她都不會放在心上,她和全天下的婆婆是一樣的,就希望自己的兒媳婦能溫婉懂事,照顧好夫君,管理好內宅,為王府開枝散葉。”
&esp;&esp;顧夏笑著點點頭,正想開口回應一二,外面卻突然傳來小丫頭的稟報聲,說書肆那邊的賬本送過來了。
&esp;&esp;王嬤嬤見狀,便也沒在多留,起身告辭。
&esp;&esp;顧夏吩咐喜兒送客。
&esp;&esp;離開王府的蘇御,先去了一趟都督府。
&esp;&esp;馬上就要進入到夏季,時令轉換,晝長夜短,上京城內的城防還需重新部署一遍,當然,具體如何佈防早就已經安排下去,蘇御這次過來,只是做最後的叮囑。
&esp;&esp;將事情都交代好後,他便離開都督府,轉道去了飄香樓。
&esp;&esp;飄香樓是上京最出名的酒樓,這裡不僅酒好菜好,曲也好,所以很多名門豪紳需要宴請客人時都會選擇這裡。
&esp;&esp;飄香樓在銅鑼街附近,距離都督府有大半個城的距離。
&esp;&esp;等蘇御騎著馬,來到飄香樓時,蘇衡和蘇徖已經都在三樓的廂房裡等著他了。
&esp;&esp;三樓天字號廂房裡,蘇衡和蘇徖正在講話。
&esp;&esp;見小二領著蘇御進門,蘇衡含笑的眉眼立時冷了下來。
&esp;&esp;蘇徖卻是笑得更開懷了,說:“你總算來了,我們等你很久了。”
&esp;&esp;蘇御上前落座,淡淡道:“去了一趟衙門。”
&esp;&esp;蘇徖也沒有多說什麼,轉頭示意小二上菜。
&esp;&esp;精美的佳餚被一道道呈上,最後的才是上等的女兒紅,同時有美妙的樂聲從半開的雕花窗扇外傳進,宛轉悠揚,清耳悅心。
&esp;&esp;蘇徖拿起酒壺親自給蘇御和蘇衡兩人倒上滿杯,說道:“聽說這裡的酒很不錯,我一直想試一試,可你們也知道我不能喝酒,所以……來,都替我嚐嚐味兒。”
&esp;&esp;在大應,誰的面子都可以不給,唯獨體弱的二皇孫的面子不能不給,這是整個大應皆知的共識。
&esp;&esp;而這個共識,正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