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母親才沒有為你操持及笄宴。”頓了頓,顧盼嘆道,“及笄是女兒家的大日子,一輩子也就這麼一次,看七妹妹辦的這樣隆重,五妹妹你卻……你不要介意才好。”
&esp;&esp;“怎麼會呢?”顧夏不卑不亢地說,“母親是為了祖母的身體,妹妹雖然不才,卻也知曉其中利害。”
&esp;&esp;顧盼嘴角噙著一抹笑,眼中卻沒有絲毫笑意:“妹妹果真善解人意,難怪如此招人憐愛,可要一直保持才好啊。”
&esp;&esp;畢竟沒有了寵愛,你就什麼也沒有了。
&esp;&esp;顧盼的言外之意,顧夏聽懂了,李清姿當然也聽懂了,她心底殘留的那點不適也因為顧盼的言語而徹底消散。
&esp;&esp;盼兒果然是在不忿。
&esp;&esp;還真是個傻孩子……
&esp;&esp;她既知曉自己曾經對顧夏做過的事情,那就該明白自己同顧夏的關係並無轉圜的餘地。
&esp;&esp;又何苦來哉?
&esp;&esp;李清姿從沒想過要彌補和顧夏關係,因為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一個不慎反而還會引起對方的懷疑。如此還不如將裴姨娘這枚棋子牢牢抓在手裡,利用她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esp;&esp;李清姿冷眼旁觀著這一幕,待到顧盼的面色好些了才道:“好啦,你們姐妹同在一個王府,有什麼話都以後再說,老夫人還在承安堂裡等著你們,莫讓她老人家等急了。”
&esp;&esp;不能再耽擱了,她們必須去一趟承安堂,即將在承安堂裡上演的那一出才是今日的重頭戲,她費了那麼多精力才搞定老太太那頭,可不能因為趕不上時間而出了差錯。
&esp;&esp;顧盼“嗯”了聲,她很滿意母親剛才的冷眼旁觀,之後便沒再多言。
&esp;&esp;三人走進承安堂時,裡頭已經坐滿了人。
&esp;&esp;顧老太太喜笑顏開地坐在上首,身邊陪著兩位約莫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是顧老夫人外嫁女兒所生的閨女,兩個外孫女一個溫雅可人,一個天真爛漫,正綵衣娛親地說著逗趣的話兒,直把老夫人哄得捧腹。
&esp;&esp;被邀來觀禮的女眷們依次坐在下首,眾人含笑看著她們,不時說些吉祥話,場面很是和諧。
&esp;&esp;三人的到來,讓屋裡的說笑聲停了一息,隨後是更為熱烈的寒暄聲。
&esp;&esp;顧盼剛給老夫人行完禮,就被一眾夫人小姐們眾星捧月的簇擁在中間。
&esp;&esp;在場的官夫人們有的奉承顧盼,有的奉承李清姿,只顧夏獨自站在一旁。
&esp;&esp;顧夏也不在意就是,安安靜靜地站著。
&esp;&esp;顧老夫人同顧盼交談了幾句,才將視線轉向顧夏,細細地端詳了她一會兒,滿意點頭:“入了王府倒是比以前更穩重了,不錯。”
&esp;&esp;顧老夫人的話一落下,堂內的歡笑頓時一靜,眾人紛紛看向顧夏。
&esp;&esp;對於顧夏,在場的夫人們可都不陌生,畢竟她曾是上京城裡的一大談資。
&esp;&esp;堂堂尚書府的小姐,卻被一窮苦書生給退了親……連窮苦書生都看不上的人,能是什麼好姑娘?若非其嫡姐心善,允她以滕妾的身份一起入瑞王府,只怕她都要尋個庵堂了此一生了。
&esp;&esp;顧老夫人見眾人都在打量顧夏,便笑著說:“這是我們五丫頭,是個孝順的,從小就有耐心,每次陪我老婆子撿佛米的都是她。”
&esp;&esp;聽老夫人這樣說了,立馬就有人附和著誇讚顧夏,雖然心底很不以為意。
&esp;&esp;顧老夫人嘆息一聲,說:“五丫頭也是個可憐的,是我們尚書府對不起她……”
&esp;&esp;“母親,及笄禮就要開始了,咱們得移步了。”李清姿含笑打斷了顧老夫人的話。
&esp;&esp;顧老夫人:“吉時要到了嗎?那咱們趕緊移步吧。”
&esp;&esp;說著,顧老夫人就站起身,領著眾人往宴廳的方向走去。
&esp;&esp;但她剛才的話語已引起了不小的猜疑,難道顧夏被退親一事另有隱情?剛剛李清姿那樣罕見地,沒有分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