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現在彭博隊伍全部都在挖發酵池,養殖棚停建了?”劉正茂問。
“夯土能手還在建養殖棚,其餘的人突擊挖發酵池,莫老師講農校贈送的200頭外國豬崽一來,比國產豬更會吃,所以要提前準備飼料。支書怕外人偷學我們技術,不讓其他大隊的人參與這一塊工程”。郭明雄提出過,大隊人手不夠,要招募其他大隊的社員幫忙,被羅邁否決,羅邁也是被劉正茂提醒,出於保密才做的決定。
,!
郭明雄帶著劉正茂進了養殖棚,看到吳喜聞帶了人在清理豬欄裡的豬糞,養殖現場總體看上去還是比較乾淨,按邵銘全的設計,養殖棚雖然暗一點,但是通風不錯,豬糞清理通道暢通,有點現代養豬場的樣子。
吳喜聞跑過來招呼:“劉知青,今天怎麼有空來養殖場?”
“我來看看情況,才能如實跟上面反映。”劉正茂說。
“我也是初次照顧這樣多牲口,經驗不足,請劉知青指導。”吳喜聞也學會應酬了。
“哈哈,我更沒經驗,有農校莫老師長住,你們聽專家的,我也是來學習的。”劉正茂笑道。
其他社員也圍過來,有個中年女社員問:“副大隊長,聽說我們這裡還會來幾百頭外國豬?”
“沒錯,我們養殖場承擔了江麓機械廠兩萬多人肉食任務,現在的規模都不夠他們塞牙縫,所以養殖場第一期目標是年出欄一千肉豬,引進約克豬,是為了挑選出欄快肉質好的品種,你們身上承擔的責任很重。”劉正茂高調做工作。
“啊!出欄一千頭肉豬,那在欄不得兩千頭以上,我們的養殖場是全縣最大的吧?”一個社員感慨。
另一個男社員:“可能是本市最大的。”
吳喜聞:“聽到沒,我們在最大養殖場做事,想想年底收入會有多少?好好幹,實現了大隊目標,我們走親戚時都有吹牛的資本。”
走到一籬笆牆之隔的飼料廠,氛圍就大不一樣,幾百男女社員分幾組熱火朝天的幹活,他們每組負責挖一個池子,挖出來的泥土用獨輪車送到養殖場那邊夯泥牆用。
郭明雄引劉正茂進飼料場辦公房,雲中華正和莫老師、老王頭、還有郭大娘商量飼料配方的事,看到劉正茂和郭明雄進來,按規章、雲中華暫停了討論。
雲中華:“今天也不早了,大家都想想,明天早上再定。副大隊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不好意思,唐突了,打斷你們討論。”劉正茂趕忙做出自我批評。
“沒事啊,我們討論完了。副大隊長,我正要找你。”莫老師說。
“莫老師,我也想找你討教點事,哈哈~”劉正茂說。
“副大隊長,你答應過,要把通往這裡的路修寬點,什麼時候動工啊?”原來莫老師是為這事、
“莫老師,我們大隊答應的事,一定會兌現,你也看到了,全大隊除了實在不能動的人,全體男女老幼齊在上陣,都在幾個工地上趕工。等這些工程主體完工,雙搶後,就會組織人手修路。”劉正茂解釋。
“那好吧,你找我有什麼事?”莫老師也知道樟木大隊目前的情況。
“兩件事,其一,莫老師,飼料廠是養殖試驗場和大隊養殖場的後盾,你也不否認吧?”劉正茂笑著問。
“可以這樣講,怎麼了?”莫老師怕劉正茂挖坑,但養殖試驗場還真離不開飼料廠,而莫老師也把發酵飼料配方定型當作自己的課題。
“大隊決定擴建一倍發酵池,原來我在縣裡申請的水泥不夠用,您能否利用建養殖實驗場的名義,幫飼料廠申請一批水泥?”劉正茂說。
莫老師考慮一下,認為可以試試,說:“我給邵銘全老師反映,能不能成我不敢擔保。”
“謝謝你!另外,我剛在大隊養殖場那邊看過,新蓋的八個養殖棚,六個養了豬,兩個喂的雞。現在約克豬沒地方養,莫老師,我想讓大隊建幾個簡易竹棚養雞,先把養雞棚騰出來養約克豬,這是否可行?”劉正茂認為養的豬太少,要趕快擴充規模。
莫老師又沉默一會,才說:“養雞的那兩個棚子本來就是按養豬的要求建的,只是被雞苗佔用,用竹子搭養雞棚是可行的,只要預先做好地面處理,方便清理衛生就行。”
“郭哥,聽到沒?組織大隊會編竹工藝的人先搭幾個養雞棚,騰那兩個養豬棚出來,養約克豬,這事我會跟羅支書和古隊長彙報,”劉正茂多郭明雄說。
郭明雄知道,劉正茂定了的事,羅邁和古大仲都不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