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聽我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我哪怕玉石俱焚也不能讓他活!”
“白鳳凰”說完又要強行衝出去,這一回項驁決定不慣著她了,一記力道適中的手刀砍在那條毫無防備的粉頸上把人擊暈,然後左臂依託槍帶平挎機槍,右臂將其扛到肩頭,開始且戰且退。
“黑龍角”在這期間沒有出擊,打的是讓手下進來消耗一波再坐收漁利的算盤,何況這地下車間只有一個出入口,往裡跑純屬死路一條,不用擔心倆人能逃出生天。
這邊也有同樣的考慮,想到此等所在留個後門用於跑路的可能性很低,但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得走一步看一步。
一直憑著手中火器犀利撤到了車間末尾,抬頭往周圍看了看,一眼就看到了位於左上方的通風管道,粗略目測一下,是個寬度大約在1.2米左右的正方形入口。
如果是單純的爬上去逃掉這個不難,但難的是如何在扛著一個人的前提下爬上去,同時還要防止在攀爬期間被趕過來的人集火射擊打成篩子,尤其是那個“黑龍角”,他不太可能放過如此好的戰機,出手把這兩個心腹大患一起除掉。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項驁率先想到了怎麼分散敵方注意力的方案,那便是破壞面前的精密裝置,這個是“巴勃羅”的命根子,哪怕這叛徒已經有了全套資料,但說讓他扔掉可以繼續製備“歐米伽化合物”賺黑錢的財路,對於這種愛財之人來說恐怕比用刀子從身上割肉還難。
於是下一秒潑水一樣的子彈不再只打人,而是優先攻擊那些看起來就分嬌貴的“盆盆罐罐”,當彈頭穿透外殼鑽進去冒出股股黑煙時便意味著一臺報廢了。
果然,“黑龍角”見狀有點急了,他用本地語言大聲斥罵武裝分子的動靜響徹四面八方,雖然還是聽不懂,但用後腳跟也能猜出來是表達保護裝置的意思。
如此一來,這邊成功牽制了對方的大部兵力,一群人顧不上打自己而是原地建立防線或者乾脆把東西往外搬,一時間攻擊強度銳減。
項驁知道機不可失,從揹包裡拿出兩顆發煙彈左右開弓向著儘量遠的地方拋了出去。
這發煙彈和煙霧彈並不是一樣的,前者的主要作用是為了用顏色豔麗的濃煙製造顯眼的標記,讓來自遠處的友軍發現自己,一般是請求空中救援時使用,所以它的煙霧覆蓋能力在開闊地帶遠不如後者。
但眼下是在室內,面積雖大可高度一般,向上升騰的彩色煙霧觸頂受阻後迅速向著兩邊擴散,不一會兒的工夫就將面前在視覺上隔斷了。
不僅讓幫著搶救裝置的武裝分子進一步混亂,也嚴重干擾了“黑龍角”的“遙視”。
本來用於返回邊境時萬一需要支援而準備的,卻在這裡發揮了這樣的作用,也算是物超所值了。
他一邊想著,一邊端起機槍朝著通風孔一側的一個位置一通猛打。
數十發彈丸集中打在一塊半個巴掌大小的區域內,很快便那塊薄薄的不鏽鋼給打爛了,露出一個尺寸與落彈面相當的窟窿。
再取出攀登繩,於末端固定好三角鉤,在手中悠了兩圈後扔了上去,鉤子中的兩根準確掛在了破口下沿上,拉了拉感覺承重沒問題了,最後一步是用剩下的富餘一段將箭頭上的“白鳳凰”放下來捆在身前。
接著手腳並用開始往上爬;上肢以肱二頭肌和背闊肌為主,下肢一腳挑起繩子一腳踩住挑起的那段往上蹬,這樣比單純用臂力快很多也更省力。
如此只用了三四秒,一個帶著另一個就攀援而上抵達了距地不下5米的管道口。
項驁進去後立馬解開繩子將兩人分開,而接下來的事就是他拖著她拼命的往前爬。
也不知道爬了多久,待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出口鑽出來時已經到了營地西北角,深知對手在瞭解管道走向下肯定會在這裡圍堵自己,所以一刻也不能停留,揹著身後的女人一路從西門衝殺出去,接下來便是一番使出洪荒之力的大逃亡。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黑龍角”在發現槍聲停止後馬上趕過來檢視,發現通風口的痕跡後立即指揮武裝分子到唯一的出口處提前佈防。
按照常理被堵個正著是必然的,可千算萬算沒算到項驁這人彪悍的身體素質,拖著一個沒有意識的累贅居然還能爬這麼快,然後導致雙方前後腳的錯開了,後者剛走前者即到,中間的時間差不超過三分鐘。
三分鐘則足夠讓這邊走最近的正西方出入口脫離了包圍圈,成功隱沒在了沒有照明完全是一片黑暗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