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大廳,都是黑壓壓的人,還沒上火車就已經人擠人。
不少武警戰士在維持秩序。
“今年好像明顯比去年人多啊?”
“我聽車站的人開玩笑說,這是《一封家書》引發的春運洪流。”
“是,他們都在怪那個蒙面歌手,害得他們連續加班了一週了。”
“你說蒙面歌手也想不到吧?我都想回家了,要不是剛入伍不能請假,唉……”
兩個武警戰士忙裡偷閒正說些八卦,傳來一個女人的哭聲:
“哎呀,我的鞋,我的鞋!”
“踩我腳了,啊!”
“啊呀,纏著我的包了!”
“你別走,賠我的包!”
“你摸我幹什麼?”
“誰摸你了,後面人推我的。”
“你故意的!流氓!”
“啪!”
“唉喲,你個潑婦!”
吵架、謾罵、打架的聲音四處響起,工作人員卻沒人去幹預,只在一旁維持秩序。
老魯頭和方天明憑著力氣擠進了候車大廳。大廳裡或站或坐都是人,滿地的行李。大人的說話聲,小孩的哭鬧聲,混在一起什麼也聽不清。連廁所裡都擠滿了人。
戴著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拿著一杆長竹竿,強行在人群中隔斷出一個檢票通道,見有不講規矩硬往裡闖的人,狠狠拿竹竿往他們身上招呼。
強權在紛亂的現場最有效率。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嗎?
現在工作很忙吧?……”
候車廳播起了《一封家書》。
吉它聲中,深情的歌聲讓躁動的人群安靜下來。
思歸的詠歎與想家的心情一合拍,引起旅客的共鳴,有人跟著唱起來,一個兩個三個,慢慢地,大廳成了大型合唱現場,人們隨著音樂齊聲歌唱:
“今年春節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寫到這吧……”
1984年,《一封家書》引爆了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