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技術一樣,他上一世沒學過也沒研究過,可是他只要研究的方向。
有了方向,研究進度開始加快。
直到2006年底,期間伺服器的顯示卡和晶片都換了三次,算力也增加了五倍。
實在是硬體迭代太快。
還好當初他設計伺服器主機板時就考慮到了,每次迭代換硬體都是斷開組網更換,換了一臺立即重新組網,然後換另一臺。
底層邏輯編碼指令也不用李覓逐一重新寫入,小白就能很好的完成,還進行了最佳化,畢竟硬體迭代,指令也需要同步更新。
到了關鍵時候,李覓讓小白呼叫網路中大量閒餘算力同步計算,到了2006年的年底終於讓他攻克了技術難關。
生物實驗室裡面,李覓看著他的研究成果,忍不住大笑起來,他太開心了。花了整整一年多差不多兩年時間,終於研究出來了基因儲存技術,並且解決了資料的讀取和輸出問題。
“小白,連線基因儲存晶片,進行資料儲存和讀取。”
是,老闆。
一個玻璃瓶裡充滿了液體,液體中是蜘蛛網一樣的網狀線條,比頭髮絲還小的絲線,正是經過編輯的基因片段相連的在外直觀狀態。
資料傳輸…
資料讀取…
目標達成。
玻璃瓶外有著大量的資料線連線,透過資料線和伺服器連線組網。
“資料容量計算。”李覓繼續說道。
容量計算中…
容量:Eb
李覓腦海中立即閃過硬碟儲存容量單位,1Gb等於1024mb,1tb等於1024Gb,1pb等於1024tb,1Eb等於1024pb,現在玻璃瓶裡的基因片段鏈就有一百多萬Eb,簡直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