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儒道法墨(1 / 2)

小說:新楚 作者:佩奇倒打一耙

“大王,父親,我有話要說!”田夕臉色微紅。

田忌臉色立即沉了下來,他知道自己女兒的脾性,此時開口必然是質疑大王,他剛要出聲制止,卻不料熊槐先一步開口,“田姑娘有話但說無妨!”

熊槐笑容和煦地看著因為激動而臉色微紅,看起來更加美麗的田夕。

田忌輕嘆一聲閃到了一邊,略有憂色地看著女兒。

“不知大王如何看待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熊槐眼睛微眯,看來這田夕定是師從某一家了。

“不知田姑娘師從哪一家呢?”

“請大王先回答小女子的問題!”

“呵呵,諸子百家,都號稱百家了,我區區一個凡人哪能都瞭解,姑娘不如界定幾家,或許我能有些見解。”

被熊槐這麼輕輕一懟,田夕臉色更紅了,胸口微微起伏。

“那就說一下儒、道、法、墨四家吧!”

熊槐盯著田夕看了幾眼,笑道:“姑娘如此好身手,想必師承楚墨吧?”

田忌臉色大變。

田夕冷哼一聲,算是承認了。

“哈哈,田大夫莫慌,寡人對這四家沒有特殊的成見,寡人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對諸子百家的基本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田忌暗暗鬆了口氣。

“既然姑娘如此在意儒、道、法、墨四家,那寡人便獻醜評價一下這四家的優劣。”

熊槐起身,來到田夕身旁。

他表現的極為紳士,躬身行禮,道:“熊槐首先為前兩日趁姑娘練劍之時,一時興起偷襲姑娘之事道歉,希望姑娘原諒熊槐的孟浪之舉。”

田夕沒想到身為楚王,他竟然會為這樣的事情道歉!她原本打算將此事永遠沉埋心底的,畢竟人家是王,自己一個小女子又能有什麼辦法?

“如果不是為了讓我父女甘心為其驅使,他還會向我道歉嗎?”田夕暗暗想到,但她卻沒有勇氣問出口。

“大王何須為了區區小事而費心?”

“唉,本想早點找個機會向姑娘賠罪的,又怕再唐突姑娘。”熊槐又解釋了一番,他現在總覺得不能因為自己是國君便不在意別人的感受。

他真的是誠心道歉嗎?如果是這樣,總算還不是個壞人。

田夕點點頭,算是認可了熊槐的誠意。

田忌一臉懵逼,心有些疼,大王你別是對我女兒怎麼了吧?

不行,一會要好好問問女兒,你要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可不會為你賣命!

熊槐見田夕點頭,自己也放鬆了下來,他繼續說道:“儒道法墨四家,儒家講仁義,法先王,復周禮,於這弱肉強食的亂世之中最是無用!就是因循守舊,才導致周王室淪落至此,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商君這句話我是十分贊同的。”

“儒家既然無用,那為何孔子有七十二弟子?”田夕反駁道。

“呵呵,儒家如果有用,那為何列國沒有一家奉儒家為尊?孔子游走列國為何惶惶如喪家之犬?孔子之後,儒家分裂成八儒,這八派都以儒家正統自居而又各自取向不同,為何?”

田夕嘟著嘴不說話了。

熊槐接著道:“道家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所以道家適合統一之後,與民生息,卻也不適合眼下這個世道。”

“法家,起於李悝,盛於衛鞅、申不害、慎到。最成功的法家莫過於衛鞅,他的變法讓秦國於二十年間壯大為最強大的國家,這都是衛鞅與秦孝公的功勞。但這不代表法家就是合適於這世道的,秦法過於嚴苛,有法無情,且秦法排斥諸子百家,這也是我強烈反對的。

“申不害在韓國,講究的是君王的馭下之術,臣下不清楚君王的想法,往往使得朝堂陷入混亂,爾虞我詐,長此以往韓國必將亡於此。”

“慎到眼下還在稷下學院吧,他的學說我也知道一些。與商鞅的重法、申不害的重術不同,慎到主張的是重勢。其“勢”主要指權勢,君主如果要實行法治,就必須重視權勢,這樣才能令行禁止。”

“在我看來,法家必須法、術、勢三位一體,方能大成。但是要做到三位一體,談何容易?”

其實,融合了現代思想的熊槐還是傾向於能柔和一些的秦法。

“不過,法家的依法治國總強過儒家的以德治國。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如孔子的弟子那般有德。”

“這麼說大王是傾向於法家了?”田忌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