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迷惑(1 / 2)

小說:新楚 作者:佩奇倒打一耙

杜赫稟報完齊國之行的那一刻,熊槐內心真有一種天下霸主捨我其誰的感覺。他感覺有些恍惚,似乎理解了春秋時諸侯爭霸的那種內心渴望,也對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爭得霸主之位後的那種感覺有了感同身受。

也理解了為何夫差即使國都被越軍圍攻也要堅持完成黃池會盟之後才匆匆回師援救,他爭得便是一個霸主的名分。

只不過自戰國以降,天下諸侯已經不在將周天子當作一回事,諸侯伯長這個霸主的名分業已過時。無論魏文侯、楚威王、齊王田因齊、秦王嬴駟,還是他楚王熊槐,爭得都是霸主之實,而非霸主之空名。

現如今,就連楚國並未實際戰勝過的齊國也間接認可了楚國的地位。

熊槐自己也沒想到,楚國僅用了八年的時間,便超越秦、齊,成為第一戰國。

與晉文、楚莊的一戰而霸不同,楚國今時之地位,靠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勝利,靠的是將秦國這個關東諸侯眼中的‘虎狼之師’打得蜷縮在關內獲得的。

而這個地位,熊槐自認為起碼有一半要歸功於他,是他憑藉著跨越歷史長河的經驗,悄然扭轉了楚國前進的方向。

楚國全境推行州郡縣三級制,限制封君,加強中央集權;改革政治體制,使文、武、監察三權初步分立;提拔中小貴族以及他國人才,平衡屈、景、昭三氏的勢力;推行府兵制,將現行的全民皆兵向兵民結合推進,大大提升了楚軍的作戰能力,卻未大幅增加國府的財政支出;發明造紙術、印刷術,在郡縣建立郡學、縣學、圖書館,將知識下放到庶民這一層次,為將來庶民出將入相、衝擊貴族對朝堂勢力的壟斷埋下了伏筆。

曾經風光無限但來到楚國後黯然失色的田忌、孫臏,在他手下創造了新的輝煌;王珏、甘茂,一個歷史上籍籍無名如今卻是熊槐心中未來楚相的不二人選,一個原本做到了秦國相邦,才能毋庸置疑;樂毅、魏冉、蘇秦這些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如今也在楚國,他們是楚國的未來。楚國老、中、青三代,文武之才濟濟,冠絕天下。

想到這些,熊槐難免有些自得。

他又想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曹操,他二人一個雄踞淮南虎視中原,一個獨佔北方,皆有一統之大志。跨越歷史長河,兩人相視一笑。

第二日,熊槐召集政事堂要員們議事。熊槐滿面紅光,一眾大臣也都面帶喜色。

“今日召集諸卿入宮議事有三題。其一,外尹杜赫於蘇秦遊說齊、宋、燕、趙、中山五國聯合驅逐張儀離魏大功告成,下一步如何施行?其二,巴蜀之現狀;其三,我們不能僅侷限於巴蜀,要選定下一步之目標。現在我們先議逐張儀一事。”

令尹昭陽率先說道:“臣以為當使者與大軍併發,楚、齊、宋、趙、燕、中山六國使者入大梁,示之以公子高之手書,同時各國屯兵邊境,一旦魏王拒絕驅逐張儀,則六國大軍進逼魏境,魏王必屈而逐之!”

“同時逼使魏王接納公子高歸魏!”鶡冠子說道,“待公子高取得公孫衍的支援,我們亦暗中支援公子高與太子爭位!以公子高那時之聲望,魏國國內支持者必佔多數,擊敗太子有很大成算!”

“然魏王縱然被迫重新接納公子高,其心中必充滿怨恨,即便公子高聲望蓋過太子又如何?王位傳與誰,只在魏王一念之間。”田忌肅然道。

“那就逼迫魏王傳位公子高!”昭陽又道,語氣中充滿了霸道,“大王,臣願屯兵楚魏邊境,只要魏王不同意,臣便率軍殺入魏境,迫使魏王屈服!”

“不妥!”田忌阻止道:“令尹,楚國如此強勢,怕會引起天下諸侯自危,請三思!”

“上柱國多慮了!”昭陽不以為然,“楚國攻魏是遲早之事,此次正好趁機奪其地。且趙一向與魏不睦,只要我軍動手,趙軍必緊隨其後。而燕、宋、中山之流,不足掛齒!至於齊國,我預料其巴不得我軍攻魏,楚、魏相善並不是齊人所樂見。”

“臣以為令尹言之有理!”鶡冠子說道,“臣還以為,楚助公子高奪位,事成之後公子高須以十城相贈。”

熊槐心動了,聽昭陽與鶡冠子這麼一說,此次可真是千載難逢之良機,他笑道:“上一次楚魏大戰,楚國已經佔有了汝水之陰,此次莫如將穎水之陰、汝水之陽收入囊中?”

“臣以為可!”昭陽又道。

“臣願領兵!”屈匄請纓道。

“臣亦願往!”昭雎也說道。

田忌暗自搖頭,他知道開疆拓土的誘惑不是什麼人都能抗拒的,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