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再赴大梁(1 / 2)

小說:新楚 作者:佩奇倒打一耙

楚王熊槐八年正月,蘇秦再赴大梁。

蘇秦沒有見著魏王。去年他曾提出讓公子高歸魏,公孫衍不能決斷,便將此事稟報魏王,老頭子氣得當場昏死過去。

魏王遲遲不能醒來,魏國朝堂上下像是沒有了主心骨,惶惶不可終日。兩日後魏王才醒來,只是他手不能抬,腿不能彎,十分虛弱,國事只好悉數交給了相國公孫衍與太子嗣。

太子魏嗣也非庸才,他十分清楚楚國欲送公子高歸來絕對沒安好心,因此對於楚國使者的到來他自然很是反感。

又因公子高與相國公孫衍有著師徒情誼,在魏王不能視事之際,魏嗣這幾日可謂是提心吊膽,生怕一覺醒來變了天。雖他內心十分忌憚公孫衍,表面上卻對其十分恭順,幾乎事事請之定奪。

縱然心中十分不願,在公孫衍的建議下,魏嗣還是召見了蘇秦。

“楚使此番來大梁所謂何事?”

“聽聞魏王身體不適,我王特遣秦前來看望,未知魏王病情如何?”

魏嗣只覺胸口憋悶,暗道這還不都是你給鬧的!他冷哼一聲,“我君父無礙,多謝楚王掛懷!”

蘇秦對於魏嗣的態度不以為意,“說也慚愧,在下與公子高是好友,公子高為了魏國,為了關東諸侯而舉號逐張儀,卻不料惹怒了魏王。然公子高心懷故國,秦每見之,其皆鬱郁,秦實不忍心,便趁去年赴大梁之際,向衍相提及公子高歸魏之事,未料及令魏王怒火更盛。公子高日夜擔憂魏王身體,本欲親自前來看望,又恐魏王病甚,便託付於秦。”

魏嗣瞥了一眼公孫衍,說道:“公子高之事乃我家事,不勞楚使、楚王費心!”

蘇秦明白,魏嗣此言暗示楚王不要再拿公子高生事,他拱手道:“公子高言甘願繼續在楚為質,以期楚魏結好!”

無論楚國以後是否拿公子高生事,當下還是要先安魏嗣之心。

果然,魏嗣臉上原本嚴肅的神情收斂了些許。

雖然這樣對公孫衍來說是一種解脫,公子高留在楚國,對於魏嗣來說繼承王位的威脅去了大半,對於他自己來說,不用夾在未來的魏王與自己的學生之間難做。但他還是有些狐疑,楚國就這麼放棄了利用公子高生事的機會嗎?

蘇秦接著說道:“秦此來一是為了結公子高之事,二是為與魏結盟。”

今時今日的公孫衍已經不再執著於合縱抗秦,他心中是縱橫,是魏國天下之中。他心想,如今的秦國已是受傷的老虎,楚王此時與魏結盟,勢必又要生事,是秦國嗎?

魏嗣畢竟未經歷風浪,對於結盟這樣的事情不敢決斷,遂看向公孫衍。

公孫衍會意,問蘇秦道:“楚王結盟為何?”

“為秦!”

“秦?秦國有何威脅?”公孫衍問道。

蘇秦笑了笑,提聲道:“相國豈不聞‘死灰復燃’乎?秦,西闢之國也。然自商鞅變法以來,厲行法治,兵甲犀利,戰力日增。秦之崛起,非一日之功,實乃數十年積攢,方得今日之威勢。然秦之威脅,不僅在於其軍力之雄,更在於其謀略之深,野心之大。秦王贏駟,雄才大略,欲東出函谷,一統六合。秦軍如狼似虎,攻城掠地,無所不至。關東諸侯,雖有合縱之謀,然人心不同,終難敵秦之野心。秦國再度崛起之日,恐是天下生靈塗炭之時!秦之威脅,實為天下存亡之大患!楚王欲聯合魏國弱秦、永世鎖秦於關內。雖道路艱難,但唯有如此,方能保天下之安寧,免受秦之侵擾。願楚魏兩國能共謀大計,以期天下之長治久安!”

“秦東失函谷,南失武關,接連大敗,國力凋敝,當不得楚王心腹大患吧?”

“相國莫裝糊塗!”公孫衍一臉我不知道的表情讓蘇秦有些氣結。

公孫衍呵呵一笑,“不知楚王與我結盟意欲何為?”

“繼續弱秦!”

“如何弱之?”

“伐之!”

“因何緣由?楚使可知,先前五國合縱伐秦歲餘,我國折損士卒十數萬,糧草更是不計其數,國內已頗多怨言,如今為此莫須有之威脅,就要我魏國再起刀兵,恐國人不願!”

蘇秦微微一笑,公孫衍心動了!他知道公孫衍的目標,一定是河西與河東之地。

魏文侯時,魏欲向西發展,奪取秦東部河西之地。魏國用了先在河西站穩腳跟,再大舉進攻擴大戰果,最後鞏固佔領地區的戰略。

魏軍首先在河西少梁修築城池,建立鞏固的前進基地,以便屯兵積糧進攻秦國。秦國隨即發兵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