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合作,就在楚丘設定一個邊貿互市的地方,魏國商人想要過來,就在指定的地方做買賣。”
“是。”
“陛下是要跟魏國做買賣?”張文澤大感震驚。
李彥便解釋了一遍他的計劃,張文澤更加震撼。
還能這麼玩?
“邊境要維持穩定,維持穩定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朕相信交給你是可以的。”
“承蒙陛下器重,臣赴湯蹈火。”張文澤激動地說道,“但臣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我們還是用募兵制嗎?”張文澤突然說道,“臣以為,魏國的府兵制倒是不錯,兵源充足,且軍費低。”
“我們還是用募兵制,府兵制不適合我們。”李彥正面回答張文澤的問題,“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的基礎上的,均田制需要將人丁固定在田裡,漢江以南,重商業,人口流動頻繁,這不符合推行均田制。所以我們依然使用募兵制。”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李彥繼續說道,“府兵制兵源充足,可士兵並非職業士兵,無法長期駐紮邊境,需要輪調,如此便無法滿足高頻率的戰爭,魏國現在是世兵制和府兵制並行。綜上所述,我們還是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來,而不是看到別人的不錯就照搬。”
張文澤更加震驚,皇帝用簡短的幾句話就闡述出了這個問題的核心。
這……這簡直是治世明君啊!
趙禹也很震驚,沒想到皇帝對於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優劣,心中如此清楚。
甚至分析到兩國不同的國情上。
“募兵的確容易募到一些兵痞流氓,朕打算設立一個監察院,專門監察軍紀,監察院裡再設立一個軍事法庭,士兵們遇到不公,可以直接上訴。”
“朕想著,士兵由朝廷養著,士兵得為國家賣命,士兵必須服從關鍵,嚴格的管教。既然我們要求士兵服從嚴格關鍵,那也需要保障士兵個人不受到無端的欺辱。雙向付出,才能長久啊!”
這番話,又直接把趙禹和張文澤震驚的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只覺得皇帝陛下在看待一些問題的時候,幾乎全部在核心點上。
尤其是張文澤,他長期在軍中,對軍隊非常瞭解。
這時,外面傳來王元吉的聲音:“陛下,京師傳來訊息,說有大臣把皇后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