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前幾年實在昏庸。”
“可你的好友公孫贊選擇了入京,並且擔任了戶部尚書,他的眼光你應該很清楚。”
沈彬又思忖起來,公孫贊是一個非常謹慎嚴謹的人,沈彬瞭解他。
“之前傳聞皇帝陛下於前線駕崩,後來陛下不僅僅沒有駕崩,還凱旋,這難道不能說明皇帝陛下還是有才能的嗎?”
“小妹,你不懂,現在的局勢非常嚴峻。”
“如果真的像刺史他們說的那樣,魏軍早就應該抵達蘇州了才對,可現在魏軍尚未渡河,皇帝陛下卻已經凱旋,甚至在京師罷免官員。”
“你的意思是,局勢並非刺史和太守描述的那樣?”
“你的好友公孫贊應該在信中有提到這些。”
“他倒是隱晦地說了一些,他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不會輕易對一些事下定論。”
“那就對了,而且兄長您還要考慮一點。魏國以世家莊園為主,重農抑商,是非常排斥商人的。等到魏國掌管了漢江以南,他們會採取什麼樣的國策呢?”
沈彬愣了一下,放下酒杯,思考了好一會兒才豁然開朗:“月靈,還是你看的更通透啊!”
“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兄長是我們家的家主,您應該為我們家族計深遠。”
“如此說起來,我們還只能堅定支援皇帝陛下了,南人治理南方,北人治理北方。若魏人治理南方,恐怕南方也將莊園林立,戶籍鎖定,商業無法流通。可刺史和太守已經招募兵馬,我們該如何?”
“不出意外,朝廷的兵馬很快會到姑蘇,兄長您不是養了六百門客麼?若朝廷兵馬抵達,可派人快速攻佔南城,為王師開城,只要王師進城,我們就安全了。”
從二月開始,姑蘇城內就開始流傳江寧城的皇帝濫殺無辜。
等到三月,姑蘇城內的傳言又變了。
據說蘇州有不少人為枉死的大臣鳴冤,暴君一怒之下調集他的軍隊向姑蘇城殺來。
於是,姑蘇的許多士人紛紛站出來,開始公開譴責、怒罵皇帝暴君。
局勢開始變得複雜,張文道等人一邊招募兵馬,一邊在姑蘇郡各縣散播恐慌,鼓動各地士人、名流起來反抗。
到了三月初六,常瑜帶著三千騎兵抵達姑蘇城外。
局勢瞬間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