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反駁的慾望達到了巔峰,但卻無從反駁。
他仔細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麼,然後笑道:“你剛才說皇帝陛下太天真了,是嗎?”
“是的。”
“汙衊陛下,大罪!我現在就去江寧府衙門檢舉你!”
“去吧!”
“你不怕?”劉文靜詫異道。
“如果我說了一件事實,江寧府因此判我的罪,這樣的大夏離亡國不算遠了。既然如此,我被判罪或者不被判罪,還有什麼區別呢?”
劉文靜咬牙切齒道:“你這人真是油鹽不進啊,希望你在監獄裡嘴巴也這麼硬!”
“好了,退下!”李彥擺了擺手。
“此獠……”
李彥轉身看著劉文靜,劉文靜這才撇了撇嘴,站到了一邊,但還指著那青年道:“說話小心點,我盯著你的!”
李彥自己坐了下來,目光直視青年的眼睛:“你說的對,你有什麼辦法去解決嗎?”
“你是誰?”那少女看著李彥,她從李彥身上感受到了強大的氣場,她不敢向對劉文靜那樣放肆,“我的兄長肯定有解決辦法,但不能跟你說哦。”
“我是誰不重要。”李彥的目光又轉移到這少女身上,直視著對方的眼睛。
少女愣了一下,連忙閃躲。
她只覺得那雙眼睛太明亮,既如大海一樣深沉,又如劍芒一樣鋒利,讓人不敢直視。
“這位郎君,你可有解決之道?”
青年道:“如果是解決財稅問題,應該正本清源。”
“如何正本清源?”
“為何本?”青年問道。
“民為本。”李彥道。
“誠然,民為本,便要正本,如今秦、宋、徐、常、蘇、洪、荊之地,民皆失其地。蘇常之亂,名義為奸人作亂,實則民生之亂。民生之亂非蘇常之特有,洪、荊之地更甚。”
“既然洪、荊之地更甚,為何只有蘇常亂?”
“洪、荊之地與蘇常不同,洪、荊之地,有世家豪強,世家豪強對百姓的掌控,比官員更強有力。”
“如此說來,蘇常應該效仿洪、荊之地?”
“非也!”青年說道,“世家豪強掌握百姓,雖能穩固地方,可朝廷卻無法從中收取賦稅、徵調兵源,此穩之穩世家豪強,而非穩朝廷,穩天下!所以,魏國信陵君推均田而設府兵。”
“那按照閣下所言,我們也應該推均田而設府兵?”
“非也!我朝賦稅大半源自蘇常,蘇常以商業最為繁盛,本朝商稅頗豐。若效仿魏無忌推行均田,設府兵,則商業受損。此非但不是正本清源之道,反而危害四方。”
“那到底何為正本清源之道?”
“以均田為術,以法為道。”
“閣下是法家?”
“我兄長怎麼可能是那些冰冷殘暴的法家之徒?”少女這個時候才又開始說話,“此法非彼法,此法為天下之法。”
李彥心中大吃一驚,你別告訴朕,你的法是王在法下!
沒想到這個世界,居然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意識形態了。
“我兄長是道家。”少女補充了一句,“天下之法,乃是自然之法。”
李彥心中直呼好傢伙,自然法?
西塞羅?
還是洛克?
孟德斯鳩?
好傢伙!
李彥心中激動起來,這不就是自己缺的右相嗎?
沒想到這個世界居然有人從道家延伸出自然法來了!
也對!
三百年前的大周帝國是以道家立國,而不是像再之前的都是玩儒家。
儒家那套影響力,在這個世界有限。
儒家也講法,儒家講的是禮法。
法家也講法,法家講的是王法。
道家也有法,道家講究自然之法,眾生都在自然之法下。
“以均田為術,不還是走信陵君的道路嗎?”
李彥明知故問道。
“信陵君以均田為道。”
“兩者有何區別?”
“均田為術,是以均田正本,使百姓安居,但後世並非一直均田。而均田為道,則非均田不可。”
少女看到李彥露出了對自己兄長的尊重之色,忍不住有幾分小女孩的得意:“如何,我兄長可是有曠世之才。”
劉文靜呵呵笑道:“曠世之才算什麼,我家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