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朕不是要一兩個,朕要你好好查,放心查,大膽的查!不要怕,哥舒將軍在這裡,哪個牛鬼神蛇敢跳起來!”
李彥給楊寧保證,意思是你放心去查,誰敢亂動,朕直接讓禁軍過去殺他全家!
當局面真正變得緊張的時候,牛鬼神蛇們就都冒出來了。
其實這些事也在李彥的預料之中。
一些人想提前給投名狀嘛!
就跟之前朝堂上的官員巴結魏銘,後來又巴結魏使一樣。
無所謂,現在不必著急,慢慢查線索,等三鎮的邊防穩定後,再一個個收拾。
不過這件事也在提醒李彥,他得加快對情報部門的建立了。
畢竟對手中有一個情報高手。
“陛下放心,臣一定好好查辦!”
“對了,給魏主的信,送到了嗎?”李彥突然問道。
“應該要到梁京了,慢則還有五日,快的話,三天就能送到。”
李彥說道:“好好,希望魏主看到朕的信了,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及時做出調整來。”
這話在幾位臣子聽來就非常奇怪。
陛下這是在寫信教訓魏主?
他媽的魏主都陳兵百萬了,你現在寫信教訓人家?
陛下!你腦子瓦特啦?
楊寧突然說道:“對了,徐州一直沒有動靜,聽說陸康沒事就在軍中當著大家的面念魏無忌給他寫的招降信。”
“陸康他那哪是念給諸將聽的,他分明是念給朕聽的,也是難為他了!王元吉!”
“奴婢在!”
“你派人去把這把劍送給陸康,就說沒事別瞎唸了,好好幹活!”
“是!”
大臣們各有心思,從皇帝這隱晦的話中可以聽出皇帝的表態,絕對相信他陸康。
“魏無忌無非就是想要兵不血刃的渡江,他想最小的傷亡!他倒是為魏國勞心勞神!”
“為何?”曹謙德問道。
“因為契丹人。”
夜色已深,泗水郡。
魏無忌正端坐案前閱讀軍中文書。
“大王,明遠發來請戰書!希望現在發兵!”
“不準!”魏無忌看都沒看便拒絕了。
“大王,現在軍中都在議論,我軍已經到徐州半個多月,卻沒有任何動靜,都在說大王害怕夏軍。”
說話的是一個精瘦的老者,鬚髮皆白,但精神抖擻。
“黎先生也覺得我在害怕夏軍?”魏無忌問道。
“老朽不這麼認為,但老朽有點想不明白,我軍有兵力優勢,為何遲遲不動手?”
“那你來看這些。”魏無忌從案前取來一些文書遞給黎原。
“這些事?”
“這些是江南的一些士族或者官員,或者富商給我寫的信。”魏無忌淡淡地說道,“這裡面有姑蘇郡的太守張文道,還有常州第一富商朱長鳴,洪州宣府的高成志赫然在列!”
“就是那個以造紙聞名於世的高成志?”
“沒錯,宣紙聞名天下,這幾百年,江南的君主僅僅靠宣紙的貿易,就賺了北方多少錢?”
黎原面色詫異,難怪信陵君這段時間一直不動手。
“大王是覺得,這些人已經投誠我們,所以可以從內部瓦解他們是嗎?”
“我仔細研究過夏主推行的鹽引法,這個策略精妙無窮,對夏軍的後勤有極大的幫助。現在夏軍是不缺糧食的。我很好奇是誰為夏主出的這個策略。不過我更關注這場戰爭,要兵不血刃地渡過漢江。”
信陵君站起來,走到床邊,夜風吹拂著他那素雅的長衣。
他的目光明亮有神,整個人的氣質沉靜、淡雅。
“大王還是擔心北邊嗎?”
“是的,這一次我們從幽州抽調了一大半的兵力南下,契丹人肯定已經有所察覺,他們不會放過這一次機會。”
魏無忌眼神當中充滿了焦慮。
當所有人都認為大魏天下無敵的時候,信陵君卻看到了潛在的危機。
大魏一共有十五州之地,雖然良田千里,但卻三面受敵。
即便他推行了府兵制,對內部產生了極大的積極作用,可府兵制卻只推行了五州。
且這五州都還有很大的問題。
黎原說道:“契丹人要打下來對付我們的邊軍,集結兵力至少要兩個月,北線兵力尚且還能抵抗契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