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夏軍全部戰死殉國。
與此同時,東海郡魏軍也一路勢如破竹,兵鋒不可擋!
要知道,徐州的夏軍與秦州的戰術不一樣,秦州是為了最大程度消耗魏軍,但徐州的任務是擋住魏軍。
也就是說,徐州夏軍幾乎都在守城。
便如此,魏軍還是如此輕易就攻破了那些城池。
這些從北線調過來的魏軍,不僅僅騎兵作戰強悍,步兵作戰同樣強悍。
奔襲戰、陣地戰、攻城戰,幾乎全部是頂尖。
陸康已經在徐州招募三十萬人,並且訓練了數月,饒是如此,真的到了戰場,不堪一擊。
十月二十二日,魏無忌的主力距離彭城僅五十里,他身後的四座城池,在六日之內,被魏軍分兵血洗。
冬季的雨霧變成了紅色。
戰爭一旦爆發,就開始往失控的方向快速演變。
即便魏無忌在進入彭城郡之前多次囑咐不可濫殺,但散出去的魏軍還是快速失控。
魏軍虎豹軍第一軍統領曹巖看見下面計程車兵用夏國普通人的人頭當做球玩雛菊遊戲,他就知道殺戮已經無法停下來了。
他感慨道:戰場讓人變成了野獸。
這些人也有自己的孩子,有父母和妻子,他們回到家裡後,會疼愛孩兒,尊敬妻子,孝敬父母,甚至友愛鄰居。
但他們到夏人這裡,對無冤無仇的人,展開了最殘忍的屠戮。
魏軍每路過一個縣,拿下城池後,就會去鄉村裡燒殺搶掠。
各級軍官會訓斥這種行為,但絕不會真的強力去阻止。
因為都知道上戰場計程車兵,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
那種對死亡的恐懼產生的報復性殺人行為,如果被強行壓回去,後果不堪設想。
就這樣,彭城郡、東海郡諸縣變成了血海,村裡變成了煉獄。
十月二十二日,不僅僅魏無忌主力兵臨彭城,魏軍在漢江廣陵郡段展開了對南北岸夏軍的攻勢。
主要是南岸的夏軍防禦,那是陸康在南岸的佈防,一旦彭城淪陷,夏軍就會撤退到漢江岸邊,以漢江為屏障防禦魏軍。
魏軍的水師重點進攻的就是這裡,雙方在這一帶展開了連續數日慘烈的爭奪戰。
魏軍不能快速拿下丹陽郡的水師防禦,但夏軍也損失慘重。
十月二十二日傍晚,陸康接到了魏無忌的信。
魏無忌表示這是他給陸康寫的最後一封勸降信。
魏無忌聲稱自己是一個惜才之人,只要陸康投降,保陸康在大魏朝堂上同樣位極人臣。
陸康相信魏無忌說的是真的,但他也很認真的回了魏無忌一封信:各為其主。
十月二十三日清晨,站在城頭的夏軍看到遠處平原上的薄霧中浮現出一長條黑色的輪廓。
彭城城頭回蕩起了號角聲。
“軍門!敵人來了!”秦路大步跑進總督府。
“我聽到了。”陸康披上鐵甲,走出大門。
外面的大街上早已站滿了同樣披著鐵甲計程車兵,他們在長長的街頭排列,身姿挺直,蓄勢待發。
“魏賊犯我疆土,戮我百姓,陛下已經親征,吾等身為七尺男兒,國難當頭,不可退縮!”陸康掃視一轉,“某不才,這些年承蒙諸君信任,今日死戰彭城,望死後與諸君一同長眠於此!”
眾人目光激動起來。
陸康翻身上馬,將一根白帶系在頭上。
周圍所有人都將一根白帶系在自己頭上。
白袍軍來源於當年衛國戰爭(魏滅吳)中的江陵之戰。
魏軍虎吞萬里,從蘇州打到荊州,當時李恪還在秦州招募兵馬。
為了拖住魏軍北上秦州的步伐,江陵指揮使陸源帶著荊州兵馬,在江陵府與魏軍血戰三十日。
最後三萬荊州兵,殺到只剩下陸源一個人。
陸源在魏軍十萬魏軍的包圍下自盡殉國。
陸源之子陸尋當時在秦州,聽聞父親戰死,悲痛交加。
李恪快速南下荊州,陸尋頭系白帶,身著麻衣,披白袍,在守喪期間作戰,異常勇猛。
他的兵馬從此都會頭系一根白色的帶子,那是為了紀念當年誓死拖住魏軍步伐的陸源。
後來因為長袍不利於殺敵,便不再披長袍,只系白色長帶。
陸康拔出刀,高舉起來,嚴肅地高呼:“吾皇萬歲!大夏萬歲!”
眾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