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忌面色鐵青,一字不發,握著明遠書信的那隻手在輕微顫抖。
黎原從未見過魏無忌如此失態,看來這份書信上的內容是很糟糕的訊息。
魏無忌沉默了很久,才說道:“四皇子戰敗,幾乎全軍覆沒。”
黎原面色也是一變,壓低聲音道:“這怎麼可能,四皇子手裡可是有兩萬虎賁軍,那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算不是夏主的對手,不可能如此短時間內就全軍覆沒。”
“明遠親自確認過。”魏無忌苦澀地說著。
這個局面是完全出乎魏無忌的預料的。
他知道夏主的禁衛軍肯定不是一般的軍隊,他做好了魏合可能打不過的準備,所以快速調遣了三千精銳騎兵過去增援。
要知道,魏無忌的看似很多,但騎兵總數一共就兩萬。
這和魏無忌要進入的蘇常地形息息相關,蘇常兩州地處東南,河網密佈,根本不適合大型騎兵軍團長線奔襲作戰。
魏無忌沒想到,魏合在自己的援軍到之前,就已經徹底敗了,還是全軍覆沒的那種。
哪怕只是敗退也好,偏偏是全軍覆沒。
局面直接往最壞的方向發展了。
“大王,立刻調集沈衝的兵馬去秦州吧。”黎原快速回過神來提醒道,“宋州戰場已經到了這個局面,不是我們能干預的了,交給京師去安排。之前陛下給您的任務是調集一支兵馬去秦州。夏主抓不到,局勢的危機再一次向秦州傾斜。”
魏無忌卻保持沉默,來回走動。
“大王是在想,聞淵坐鎮秦州,就算秦州局勢不順利,卻也足以支撐,沒必要調援軍過去?”
魏無忌嘆了口氣道:“畢竟數千裡,沒那麼好增援的。”
“但這一次的情報顯示,晉軍也參與進來了,晉國那位三公主親自到了秦州,她可是一個狠角色。”黎原提醒道,“下官是擔心韓世忠拖住聞帥,而姬清顏則趁機攻打我秦州三郡,一旦秦州三郡被攻破,晉軍長驅直入趙州,您是知道的,趙州田畝最多,人丁最多,還有鐵礦,是您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除了京畿以外,最核心的一個州。”
“從徐州到秦州要多久?”魏無忌問道。
“徐州到秦州近三千里,行軍需要兩個月。”黎原回答道,“聞帥手中還有相當部分騎兵,可以靈活拖延韓世忠和姬清顏,使姬清顏不敢輕易攻打我秦州三郡,但一旦韓帥在秦州待久了,下官擔心後勤不支,局面就會陷入兩難之境。到時候一切都晚了。”
“若是四皇子在宋州有建樹,哪怕能拖住夏主,我們的確不必增援秦州,因為整個戰場的中心會轉移到宋州。但宋州局勢完全出乎我們的預料,我們不能再幹預宋州,更不能坐視秦州不管,也不能指望京畿調兵增援秦州,只能從東線調兵了。”
魏無忌嘆了口氣,說道:“立刻給沈衝下達調兵的命令吧。”
“或者建議京畿的守衛去增援秦州,沈衝調到兗州,防禦夏主繼續北上。”黎原說道。
“不行,這個時間銜接太難了,京畿的守衛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隨意亂動的,陛下也不會輕易調動。”
黎原也不再多說,他知道魏無忌說的是對的,這裡面不僅僅牽涉到軍事戰略層面的問題,更牽涉到政治層面的問題。
京畿的守衛調到西南區,萬一東南的信陵君帶著自己的親信殺回了京師怎麼辦?
魏帝很信任這個弟弟,但還沒有到完全信任的地步。
魏崇延本身就是一個疑心病非常重的人。
“沈衝的八萬兵馬全部調過去嗎?”黎原確認性地問了一句。
“全部調過去,秦州現在需要大量增援。”魏無忌說道,“我知道你還想著讓沈衝留一部分兵馬南下先渡河,但中線已經出現了危機,西線的確需要絕對的支援,你之前說的是對。”
“大王英明,下官立刻寫。”
黎原很快寫好,魏無忌簽字蓋章後,便加急送往東海郡。
第二天,魏軍沒有急著進攻,而是開始圍城。
不是圍三缺一的那種,而是鎖死整座城。
十月二十四日,當魏無忌開始對彭城展開鎖城戰術的時候,從宋州睢陽郡倉皇逃到楚丘郡的魏合,終於得到了最後的確認:劉立的兵馬也全軍覆沒了。
聽到這個訊息,魏合不但沒有憤怒和害怕,反而開心起來。
好了,看吧,不是我一個人打不過夏主,劉立也打不過。
他可是北疆調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