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笑了笑。
國子監?
國子監那些人無非是覺得坑被別人佔了!
“此事以後再說,朕要準備一番,去蘇州走一趟。”李彥對宋濂交代道,“派人去晉國問罪。先派禮部的一個郎中過去,問完罪,看晉國的反應,記住!這個人過去,要囂張一點!我們戰勝了,戰勝者就該有戰勝者的姿態。當然,晉國不會服軟,他們認為我們更需要他們。”
“陛下的意思是,把關係鬧僵硬一點?”宋濂立刻意會過來。
“是的。”
“為什麼?”劉文靜問道,“不是說要跟晉國聯合嗎?”
“不給晉國一點教訓,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地位,是不會真正聯合的。”
“不怕將晉國推到魏國那邊嗎?”
“晉國再蠢也知道魏國是虎狼之國,絕不會與魏國聯盟,這是整個晉國的意志,否則去年姬清顏不會如此順利抵達秦州增援我們。”
“臣明白了。”宋濂說道,“先不派趙禹過去,等晉國有緩和的意思了,再派趙禹去收拾大局。”
“沒錯。”
“對了,傳信韓世忠,晉軍敗退,魏軍可能不會再想著坐收漁翁之利,而是趁著晉軍虛弱,攻取晉國在秦州的三郡。讓他時刻警惕,我們不能讓魏軍攻克絳城郡。”
“是!”
在李彥收到秦州捷報的當天,梁京的魏崇延也收到了來自秦州的奏疏。
與剛抵達秦州就得知晉軍戰敗的賈政道一樣,魏崇延非常震驚,沒想到晉軍敗得如此之快。
與李彥所料一致,賈政道在奏疏裡提了一個請求:趁著晉軍被夏軍擊敗,現在是取得晉國秦州三郡的絕佳時機。
魏崇延幾乎沒有思索,就秒批了賈政道這個請求。
從這個邏輯可以推斷,無論晉國贏還是輸,魏國都佔有巨大的優勢。
晉軍在秦州贏了,必然損傷巨大,被魏國坐收漁翁之利。
晉軍現在輸了,實力受損,魏軍拿捏不了夏軍,還拿捏不了剛被打得抱頭鼠竄的晉軍?
魏崇延的命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出去,三天就送到了郾城。
早就準備好的賈政道振臂一呼,十萬魏軍在六月二十九日這一天,從郾城出發,快速向晉國絳城郡挺近。
到了六月三十日這一天,韓世忠也收到了李彥的信。
他立刻召集秦川城部將議事,最後大家得出一個一致的結果:只要魏軍打晉國的絳城郡,夏軍就打魏國的郾城郡。
世事就是這麼奇妙,這個月月初夏晉兩國在雍郡殺得血流成河,這個月月底,大夏卻決定救晉國。
不過一直在秦川郡的趙禹,是這麼說的:“按照陛下的意思,關於救晉國這件事,需要拿捏好時間點。絳城是大城,魏軍想要攻克,沒那麼容易。要等到絳城快要守不住的時候,我們再出兵。”
“陛下為何要如此?”赫連戎問道。
“陛下是想增加與晉國談判的籌碼。”秦州刺史虞文融喝了一口茶,“從長遠看來,我們與晉國肯定是合作關係,尤其是與姬清顏,去年她在最關鍵的時候出兵幫助我們。說明她自己也知道她的利益和我們是繫結在一起的。”
“原來如此。”赫連戎愣了一下,乾笑道,“陛下高瞻遠矚。而你們這些文官,心思真複雜!”
“就這麼定了,時刻關注絳城郡情況!”韓世忠接過話來,“一定不能讓魏軍攻佔絳城。”
眾人道:“是!”
賈政道已經忍了很久了,去年魏夏之戰,他是第一個參與的,他在徐州統率十萬兵馬。
結果進入徐州,被陸康派人一把火給燒了。
至此,他便失去了在前線指揮的機會。
魏軍在各線遇到阻力之後,賈政道天天在梁京放話。
如果是我在前線做總指揮,這仗他絕對不可能打成這個狗逼熊樣!
你們先別提我在徐州兵敗一事,那是陸康耍詐,他有本事正面單挑!
來啊!單挑啊!有沒有砍過人!
我賈政道左青龍右白虎!
走!跟我一起去弄死晉國那些軟腿蝦!
魏軍只用了三天時間,也就是七月初二這一天,就抵達晉國邊境重鎮沁陽郡。
魏軍來襲的訊息傳到絳城郡後,震驚住了所有人。
訊息以八百里加急往晉國曲京送。
太康六年,七月初五,晉國曲京。
“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