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王儒說話了:“陛下,侯太守的確不知是陛下,而且他只聽說姑蘇學院的學生被打斷腿,他自己出自姑蘇學院,一時間心急,所以才冒犯了陛下,請陛下息怒。”
“王老夫子為你求情了,這事就過去了,做官最重要的是沉穩,不要亂跳,知道嗎?”
“陛下教誨,臣永生不敢忘,臣拜謝聖恩!”
“繼續吧,你剛才要跟朕說什麼,讓朕如何為你做主?”
“陛下,臣要彈劾蘇州刺史司馬青!他濫用職權,不分青紅皂白,迫害同僚!”
說完,侯成看著李彥,等待皇帝的反應。
“繼續說。”
“他強迫新安郡太守王琦遞交辭呈,毫無緣由!還多次出言侮辱臣等!”
“曹謙德!”
“臣在!”
“他說的是真的嗎?”
曹謙德心頭一顫,陛下啊,您如果在蘇州安排臣推薦的人,不就沒有這些事了嗎!
任用宋濂推薦的?
宋濂自己才三十出頭,臣吃過的鹽比他吃過的飯還多。
“侯成說的事情,剛才的確有發生。”
“你確定嗎?”李彥面色如常,平靜地注視著曹謙德,“沒有任何其他的原因?”
“臣……”曹謙德突然劇烈咳嗽起來。
“陛下,老臣剛才也在場,侯太守說的有些過了。”王儒說道,“司馬刺史是一個年輕有才能的人,陛下提拔這樣的人到蘇州,是陛下慧眼識真才。不過司馬刺史剛才與諸位太守起了爭執,司馬刺史認為王琦不具備做太守的資格,因為他做事慢了一些,在對待自己的事情,稍有懈怠了一點。”
一邊的曹謙德心裡道:王儒這老傢伙說話真的是滴水不漏啊!難怪能在吳國和大夏都有巨大的聲望。聽說當年魏軍滅吳,魏帝還親自見過他,想讓他做蘇州刺史。
王儒幾乎把剛才爭論,用一種事實的口吻說了出來。
聽起來,他並沒有偏袒自己的兒子王琦,甚至有那麼一些大義滅親的味道。
可他用詞非常注意。
慢了一些,懈怠了一點。
因為慢了一些,懈怠了一點,這位刺史就要求太守自己寫辭呈。
這是什麼行為?
這是多麼的不近人情啊!
這種人去做個酷吏也就罷了,來做主政一方的刺史,誰會服氣呢?
說話的最高境界不是用假話去圓,而是十句話中有九句半都是真的,事情的描述也都是真的。
但另外半句裡摻雜了一些主觀性很強的形容詞和狀語。
人類的語言是極具欺騙性的,不深度去理解,沒有清晰的邏輯能力,根本無法察覺到一個老狐狸說的話下面隱藏的含義。
王儒透過描述事實,把司馬青塑造成了一個急躁且專權的,但卻讚揚了皇帝用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