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租田(1 / 2)

此次晚稻歷經收割與晾曬之後,一稱重竟達 1020 噸之多!然而,這些雜交水稻的平均畝產量僅約為 830 斤上下,距離後世那驚人的產量仍有不小差距。

畢竟,冰河期的影響依舊對地處南方的海南產生了些許影響,再加上所施放的化肥數量有限,這都是導致產量未能更上一層樓的緣由所在。

不過即便如此,這樣的產量放在當下這個時代,已然足以令人瞠目結舌。相較於以往,其產量足足高出四到五倍之多。

就在這時,東宋集團高調地張貼出一則通知,表示將大規模收購農田或者租借田地,並開出極為誘人的條件:以每年每畝六石的租賃糧產量向地主以及廣大農民借租土地。

此訊息一經傳出,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瞬間激起千層浪。一時之間,基地門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前來諮詢洽談者絡繹不絕。

要知道,在此之前,一畝地每季的收成僅有一石多一點。即便是不辭辛勞地一年種植三季,滿打滿算下來也不過區區 4 石左右而已。若遇上臺風水災產量更少,而且往往需要全家人齊齊上陣,方可完成耕種。

如今,只需將土地租借給東宋集團,不僅無需親自下田勞作,所能收穫的糧食居然比從前更多。除非腦子壞掉了,否則任誰都樂意將自家的田地交給東宋打理。

而黃家這邊呢,黃喬正陷入深深的糾結之中。他心裡一直在犯猶豫,究竟是該購買東宋集團的糧種自行播種,還是索性將土地出租給東宋了事?

實際上,有關優質雜交水稻種子的訊息早已不脛而走。不過土著們不知道,再好的雜交水稻品種,如果沒有經過精心的選種育種,其後代的品質往往會迅速弱化,產量會斷崖式減少。

雜交水稻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就是雜交水稻。

一般雜交水稻僅指由兩個遺傳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復系雜交後形成的第一代雜交種。大面積推廣的雜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為遺傳工具。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發和推廣雜交水稻的國家。雜交水稻具有個體高度雜合性,雜種後代出現性狀分離,故需年年制種。

所以對於黃喬而言,這著實是一個兩難的抉擇,想到一畝五六石的收穫,還是決定自己買臨高剛出稻穀的做種划算,估計他這一季稻是廢了,還有部分沒租地給東宋的,包括縣衙的官田都是這心思,東宋警告過必須要自己的種子,別人還是信不過,沒辦法。

臨高一季稻還是用船上留存的雜交稻種,要是用收穫出來的做種,估計只能餵牛當草吃。

這次共租來七萬多畝稻田,將採取全機械化生產包括犁田,播種,收割。比如犁田在土著手裡一畝地要一天的勞力,沒有牛的還需將兩人在前面拉犁,而機器只是用不到五分鐘計算就能完成。

隨著源源不斷的柴油被供應到位,臨高地區的一稻種植終於迎來了全面機械化作業的嶄新階段!

臨高基地內,一臺臺挖機如同巨獸般伸展著它們巨大的機械臂,在道路中央兩側開始挖掘下水管道。

由於有了充足的柴油作為動力支援,眾多原本閒置的機器裝置再度轟鳴起來,煥發出勃勃生機。而鋼鐵材料的充裕更是讓下水井蓋得以實現批次生產,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

那些土生土長的當地人目睹著如此大量的鐵塊被鋪設在地面之上,心中不禁感到陣陣疼痛與惋惜。他們紛紛感嘆道:“這東宋可真是太富有啦!”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臨高地區的鐵價卻如懸崖跳水一般急劇下跌。曾經珍貴無比的鋤頭、鐵鍋、剪刀、鐮刀、錘子、鐵鍬、魚叉、鐵釘、菜刀等物品,如今變得唾手可得。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隨便一件這樣的工具都是能夠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如果面臨分家,甚至可能會因為爭奪這些物件而引發激烈爭吵。

更讓人驚歎的是,根據鍊鐵廠裡的民夫們透露,這些鐵質器具的製造過程簡直超乎想象。只需要將融化的鐵水倒入特製的模具之中,接著利用強大的衝壓機器進行加工,再經過刃口包鋼以及機器打磨工序,一把把嶄新的刀具便冒著縷縷青煙誕生而出。

相比之下,傳統的鐵匠師傅辛苦一整天才能打造出一把菜刀,而這些東宋集團的機器裝置卻,每一次呼吸之間就能產出一把鋒利無比的成品,使得古老的手工打鐵技藝瞬間失去了競爭力,幾乎沒有了生存空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